日本《外交学者》1月25日文章,原题:中日新冷战 近来,似乎日本官员打喷嚏都会惹恼中国人——反之亦然。所以也难怪,日本首相的和解性讲话遭中方断然拒绝。
目前而言,安倍做什么都不能令北京满意(除非就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帝国主义的过去道歉,但这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官员看来,安倍“自相矛盾”。与此同时,从日方的观点来看,若安倍将剩下的任期用来证明与中国的友谊,那显然不利于日本的利益。
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是,两个国家都在扩军,同时坚称必须这样做才能对付地区对手的威胁。中日对彼此的政治高度不信任,加上历史上结怨,这造成两国互相猜疑很重。两国都宣称爱和平,同时又用恐吓策略,试图把对方描绘成顽固妖魔。这一切是不是似曾相识?
战略家们一再提醒领导人丢弃“冷战思维”。显然无济于事,因为这恰恰是中日关系目前的状况。两国视彼此为对手,任何一方的言行都会引起对方反击。两国关系紧张会在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如在安倍访问非洲时,在瑞士的全球经济峰会上。
经贸关系密切并未对阻止紧张起到帮助。相反,紧张削弱了中日经贸关系。民调显示,60%的中国企业主如今不愿与日本公司合作。日本商界也开始转而关注其他地区。
同冷战一样,问题一定程度上在于,中日均有意将对方的一举一动解读为挑战或威胁。中美之间存在种种不信任,但还没到中日这般地步。美国有太多的敌人和全球利益,中国不可能将其每一个外交或战略动作都解读为反华。同时,北京如今将扩军和战略目标限于近海,这种情况下,东京很容易将中国的每一个举动都解读为针对日本。
我的同事扎卡里近日撰文称,美国衰落的一个副产品可能是地区霸主的出现。我们如今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一进程的开始,中日如今处于一种冷战式争斗,但不是为全球霸权,而是为地区主导。领土争端凸显这种状况,增加了军事冲突可能。但即便钓鱼岛明天就被海洋淹没,两国间的紧张也不会消失。这是一场地区冷战,目前还只是口水仗,但军备竞赛隐隐呈现。(作者香农·蒂耶兹,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