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早晨,云南镇雄县相关负责人表示,46名山体滑坡遇难者遗体13日上午已全部火化。13日下午,为安抚没见到亲人最后一面的数十名村民的情绪,镇雄县相关负责人与这些村民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村民说到动情处,泣不成声,不满过早火化遗体。座谈会半途结束。(1月14日《新京报》)
遗体如何处理,理应尊重家属的意见,这是起码的风俗人情;何况,对于事故原因还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遗体还是查清事故原因的重要“技术样本”,不能轻易火化。
此前,许多村民认为灾害与煤矿有关,多名矿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滑坡区下方系煤矿采空区,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出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却称这次灾害是特殊地质和地貌条件下持续雨雪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当地政府通报也否认“滑坡与煤矿坑道有关”。要知道,专家组11日20时30分才到达现场,12日15时30分即向媒体记者详细分析了这次灾害的4个原因,不到20个小时――这还没去掉睡觉、吃饭时间,如此迅速地形成事故报告,是不是效率太高了?显然,在事故原因不能取得一致的情况下,急于火化遗体,不利于事故的善后处理,更难以理服人。
强行火化遗体,暴露了一些地方在重大事故面前的行为草率。出了事故或问题,不是科学鉴定原因,堵塞漏洞,避免悲剧重演,而是用僵化的方式急于结案。
事故处理方式不透明,不仅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让人怀疑所谓的事故结论是否可靠。事实真相如何,有待有关方面公布更详细的调查结果与作出事故报告的具体依据,以澄清公众的疑虑。显然,事故调查不能由当地政府和本地专家单方面主导,这样形成的调查报告很难说是客观的。要避免这样的问题,今后重大事故调查应考虑组成异地调查组或是由中央有关部门直接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员的方式来进行,以避免地方主导事故调查的现象;而且,对强行火化遗体的违法行为也要依法查处,严惩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