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形势低迷,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依然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山东检验检疫局落实中央提出的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履行把关职能,不断创新监管模式。2016年,共检验检疫进出口食品40.99万批,货值214.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25%和6.39%,占全国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近四分之一,在全国外贸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实现逆市上扬。
提质升级促产品出口
在出口方面,山东局推进质量提升战略,大力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示范区建设,启动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稳增长“专家结对”帮扶行动,精准施策,重点实施出口食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培育了一批出口食品“三同”示范企业,形成烟台龙大、青岛九联、太平洋恩利等一批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化水平高的肉类、果蔬、水产等加工企业,企业产业链条和效益大大延伸。
针对近年来频出的国外法规标准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山东局在风险预警、管理咨询、标准法规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对外交涉等方面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与日、韩实验室合作,进行前置性检测以及检测结果互认,降低了出口企业的贸易风险,输韩辣椒制品、泡菜等部分产品已实现凭检验检疫部门检测报告在韩实现直接通关。山东局技术中心成为我国首家印尼食品安全官方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成为我国输印尼新鲜植物源性食品农产品唯一可用随附检测凭证。这些技术措施,保证了辖区出口食品农产品始终保持99.95%以上的合格率。
“三最”口岸促贸易便利
山东局不断推出新举措,打造“速度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好”的三最口岸,实实在在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乳制品、肉类、水产品等不断获得消费者青睐。
对此,山东局推动进口食品查验和储存一体化标准示范口岸建设,通过采取示范口岸建设等措施,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扩大山东进口食品贸易发展。目前,山东进口肉类查验和储存一体化设施已达11个,位居全国第二,查验能力达到近200万吨;进口冰鲜水产品口岸达到7个,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山东局不断挖潜增效,优化检验环节,大力提升通关效率,全面实施“通报通检通放”和单据无纸化,加快行政许可证网上审批,压缩通关流程,通关放行时长同比缩短三分之一,在全国口岸排名位居前列,企业贸易成本和通关时间大大降低,双汇史密斯菲尔德、聚美优品等大进口商纷纷花落山东。
模式改革促监管提效
坚持创新引领,在进出口食品监管领域探索建立“双随机”。以进口肉类产品为例,结合货物查验预约制度,监管人员依据随机抽取软件,采用“数字对碰”模式将查验点与执法人员库中的人员进行对碰,通过查验点与执法人员“双随机”实现进口商与执法人员的“双随机”,把关效能和服务效能得到双提升。全年山东口岸共进口肉类5.22亿美元,同比增长48.43%,不合格检出率也大幅提升。
加强供给侧改革,加强风险分析,对低风险出口食品推行快速核放,在质检总局进口食品合格评定程序等顶层设计的框架内,探索适应山东口岸特点的进口食品监管新模式,以进口韩国巴氏乳为切入点,出台实施进口短保质期液态乳的监管措施,2016年共进口该类产品2866万美元,同比增长64%,实现既要放得快又要管得住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