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日前,北京的小周给洛阳的王先生寄了一个hottoys超人玩偶和一张限量版海报,但将包裹交给中通快递员当晚,小周竟在朋友圈发现中通快递一名客服“晒”出被拆封的玩偶。两天后,小周的朋友收到包裹后发现限量版海报不见了。此后,快递方表示本来就没海报,但却不愿提供监控视频。对于客服人员拍照发朋友圈的做法,则称“他太小不懂事儿”。(7月20日《北京晨报》)
客户的限量版海报,被客服拆到朋友圈里去了。好在地球是平的,秀圈是有风险的。但问题是,资深玩家价值不菲的玩具被拆包,《变形金刚4》全员签名的全球19张海报之一“被消失”,仅仅点到“客服人员太小不懂事儿”为止?既然有监控,拿出来看看,自然可以止歇纷争,至于该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双方还有充分的辩论权。
不过,快递包裹究竟该遭遇怎样的命运?这个问题越来越需要法治的考量。
“互联网+”风口下,快递包裹已经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每天上网买买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网购和快递大国。此前发布的《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社会化电商从业人员总数为203.3万人,他们承担了去年全国206亿包裹的主要送递服务。比如今年,仅仅浙江义乌,上半年包裹量近4亿件、日发件突破300万件。于此背景之下,从野蛮分拣到私拆乱弃,快递业如何在粗放竞争中建立规矩与秩序,恐怕不能总是出事后再表态改悔。
对于中国快递业而言,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放水养鱼”阶段正在过去。其实从去年开始,快递业建章立制已进入正式轨道:比如去年底,根据多部门联合要求,快递业实名登记制度正式实施,此外,新管理措施还要求快递企业对快件实行百分百X光机安检等。而今年从6月起,全国已开展快递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国家邮政局公布信息显示,此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一直持续至12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打击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维护快递市场秩序,促进快递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整顿与检查,侧重的是市场资质与公共安全,是监管权限和行业门槛——似乎对于消费者权益和客户需求层面略有偏斜。
无论是快递包裹上的小广告,还是快递企业成污染大户的投诉,抑或是贵重物品被中途劫持的小概率事件……凡此种种,都警示快递业需要走上法治轨道。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出台的第一部全面指导快递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眼下而言,与快递产业园、国际快递转运分拨中心、“一轴两圈三园多结点”快递服务体系等地方性构架同样重要的,是全国层面征求意见的《快递条例》早点出台,早日建立与之配套的监管与自律机制。
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快递业自然就不会太任性,更不至于如此“太小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