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中,物流行业也由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与物流中得以快速普及应用,所有核心环节都将变得更加“智能”。中国智造、“互联网+”等一个个新名词都在为传统的生产与物流产业注入“智能”的基因,智能物流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
记者 廖琨
近日,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加强国内物流短板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城市配送设施,将信息技术引入物流体系等,同时,在政策方面,加大投资、财税、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并鼓励物流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在密集出台的政策助力下,物流行业将迎来大机会。“我们认为,物流行业经过多年粗放式发展,已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打造完整生态圈的需求。推进物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有效降低成本,智能化物流是必然趋势”,“刚刚好APP”工作人员说道。在当下工业4.0时代,智能物流的体系研发和建立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1.
智能物流降本又增效
最近,不少用户反映,接收京东快递时,无需纸质签收,只需电子签名即可。这究竟是什么“高科技”?
据了解,这是京东正在试运营的一项新的服务——电子签收服务。据了解,所谓的电子签收,是指用户接收快递时,只需在POS上电子签名即可,无需再经历撕下纸质小票、找笔、签字的过程,签收效率大幅提升。
纸质签收持续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京东此时开推电子签收呢?
据京东运营研发、青龙研发部负责人李鹏涛介绍,京东一直在为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物流而努力。
而电子签收的落地,正是京东努力的成果,其带来的实惠有很多。
首先就是运营成本的下降。“经估算,使用电子签收后,每位配送员平均每天可节约30分钟,每人每天人效提升5单,假设这些新增的配送产能都要通过招聘新配送员来解决,那么意味着京东全年可节约数亿元人民币的配送人力成本。”李鹏涛说道。
除了成本的核算,京东推动电子签收的最大动力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李鹏涛介绍,京东在电子签收试运营阶段对客户进行了回访,普遍反映“方便”、“高科技”,获得一致好评。
用户眼中的“高科技”其实还有另一个统称——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的优势在于,条形码、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最终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化的管理。
业内人士强调,“在如今的物流行业里,高效物流和降低成本两个概念已同步化,既要求高效又要降低成本,这对物流行业是挑战。这样的要求,按照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运作流程以及现有的技术是实现不了的,就要借用智能物流。”
2.
生鲜物流靠“智慧”打通最后一公里
智能新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未来智能物流大发展的基础,不仅推动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还极大地满足了生鲜物流的需求。
农业在“互联网+”的政策背景下,被互联网升级改造的潜力特别巨大,已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生鲜行业,前景一片光明。农业生鲜物流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量大,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上;另一方面,生鲜物流损耗大、配送成本居高不下等,导致顾客购买频度低忠诚度不高等,严重限制了农业生鲜物流的继续向前发展。
现实中,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鲜产品在火热发展的电商中依然占比相当之小,生鲜电商交易平台呈现规模小、竞争弱的格局。生鲜产品有着非标准化、产品庞杂、包装不便的特点,从储藏到配送必须全程冷藏,生鲜供应链较难完善,损耗也大。“最后一公里”的按时入户配送尤难解决,这些都成为该物流领域没有获得很大突破的原因之所在。
解决上述生鲜物流发展困境的途径之一即是将生鲜电商的竞争从资本竞争转向技术竞争。智能物流系统中的智能传递技术将在此大派用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记录了每个客户详尽的历史订单,依托这些历史数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分析可以总结出每个客户的饮食习惯,并预测出客户下一个订单的基本内容和金额,智能高效的物流带来全新的客户体验及客户粘性,提高生鲜物流的订单量。
此外,物流智能获取技术使物流从被动走向主动,帮助企业实现物流过程中的主动获取信息,主动监控运输过程与货物,主动分析物流信息,使物流从源头开始被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使得物流供应链环节整合更紧密。
举个真实的例子,以色列有个公司叫ET9(音),他们有一个优盘大小的设备,这个设备放在生鲜品和药品里面,是无限的定位器和传感器。这个设备做什么的呢?比如说一箱水果或者农产品运输到跨海,运输到一个市场之后,其实不同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整个货柜的温度也不一样。如果能跟踪整个路径上所有货柜里几百个货担的温度变化,就可以预先知道哪一箱水果最先坏,所以进库的时候顺序就要先卖,卖货的时候温度就要变。
3.
网购成为智能物流主要增长动力
日前,商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6部委发布《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电商物流体系。
规划指出,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同比增长31.6%。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其中约有70%是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产生的快递量。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快递的业务增速与网购市场规模的变化趋于一致。网购规模持续性扩大带来的电商包裹激增,将成为智慧物流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
近年来,物流自动化主要技术创新包括三大方向:KIVA式“货到人”拣选、高效分拣抓取和无人货物配送。其中“货找人”订单拣选,实现对传统仓储作业的颠覆,电商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将带动“货到人”智能设备的需求。
如何实现订单的高效精准拣选和快速响应,是电商仓储物流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近两年来以亚马逊为主的主流电商快递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对仓储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如亚马逊推出的KIVA机器人,实现货找人的订单拣选;国内外一些企业纷纷在KIVA的基础上陆续推出“货找人”订单拣选系统,如海康威视最近推出的阡陌系统,以达到成本的节约和效益的提升。
不止于此,依托电子商务而兴起的智能物流云仓系统也将蓬勃发展。传统的仓储是根据配送需要到不同的仓储去分别取货,通过自动拣选,它是最适合电商的一种配送模式。云仓和传统仓库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软件集成应用,国际快递公司的云仓网络主要是由“信息网+仓储网+干线网+零担网+载配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依托智能制造兴起的云仓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此外,借由智慧物流,无人机及机器人配送货物都将成为可能。无人机送货可以实现同城物流的加急业务和偏远地区快递业务,进一步开辟物流行业的细分市场,使物流网点、终端之间的流转获得更高效率,提升企业在配送领域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庞大的快递队伍以及用工难已经成为众多快递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无人机送货,在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后,可以实现大量人力的节约。
近两年来亚马逊、顺丰、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快递企业纷纷开始进行无人机配送的实地测试。2015年11月,Skype旗下的Starship公司推出了一种专门用来小件货物配送的“机器人盒子”。“机器人盒子”配置了一系列摄像头和传感器,99%都是自动操作,能够安全行走在人行道上,会在指定时间从物流中心出发,穿越大街小巷,来到顾客家门口完成快递任务。经过3000小时的测试后,2016年3月,该种机器人将首先在纽约实现交付使用,计划在2017年启动全面商业运作。
4.
助力企业“走出去”
据了解,目前智能物流的技术主要有四个方面:自动识别、数据挖掘、人工智能、GIS技术。可能对智能行业来说,最能理解的是GPS,帮助物流企业实现基于地理的服务,主要是网点标注,一些物流地图、片区的划分、快速的分单、车辆的监控、配送路线的优化和物流运转过程中形成的数据统计和服务。有些物流企业已经通过数据统计服务,为制造业提供增值服务了。
在宁波,由宁波港研发的EDI数据交换平台正在为港口生产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该平台为宁波口岸的港口码头、船公司船代、集疏运场站、理货、货主及相关代理和海关等监管执法部门提供了高效、便利、快捷、准确、经济的电子数据交换服务,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了诸如海关双信息放行、国际中转、内支线中转、海铁联运中转等80多项增值服务功能,建立了与国际互联的集装箱运输EDI系统,有效促进了宁波口岸业务办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电子化以及区域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该平台目前有EDI报文传输用户数943个,月平均电子单证传输量140万条;一站式用户数487个,月平均一站式申报操作量3200票以上。
随着跨境电商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各大物流企业也都加快了向外走的脚步。这些企业为适应国内制造业、电子商务等其他产业跨境发展的需要,将开始启动海外物流自动化仓储中心的战略性布局,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智能物流的高效服务网络,提高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度,打造中国物流产业智能化、区域化、国际化竞争的新优势。
此外,站在国家大背景角度看,经济新常态中的“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将推动中国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正努力架构丝绸之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工程基建项目,以服务于中国“走出去”的全球贸易和构建中国国际化的营销网络。中国企业将在“一带一路”的大平台中收获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装备制造、交通等方面的大笔业务订单,这些都需要跨国的智能化高效物流的支撑。
更广阔区域内的大交通和信息技术升级武装下的智能物流产业,其高效发展需要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加强区域内物流仓储网点的战略布局,从而适应和保障区域内经济的协同发展,形成跨区域的多式联动,实现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目标,抓住国内经济“齐发展”、“走出去”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