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磊
“十二五”是安徽省水运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水运发展面对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内河水运被摆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
安徽省把握发展的黄金机遇,不断突破,船舶运力、平均吨位较2010年翻了一番,船舶数量、运力长期位居全国内河省份第一;水运货运量由2010年的3.24亿吨增长到11.9亿吨,已位居全国内河省份前列。
航道“瓶颈”打通 通航保障能力提升
五年里,安徽累计完成航道建设投资96亿元,是“十一五”的4.9倍。芜申运河、沙颍河、合裕线等重要支线航道基本建成,阜阳船闸、裕溪复线船闸、巢湖复线船闸建成通航,江淮运河试验段开工建设,通航“瓶颈”逐一打通,航道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皖江合作模式深入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长江干线航道芜湖至南京段、安庆至芜湖段维护水深分别提高至9—10.5米、 6—8米,提前6年实现国家规划目标任务。
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达6613公里,通航里程达5729公里,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428公里。按照“突出重点,保障一般”的基本原则,安徽扎实开展航道养护工作,五年累计养护航道里程16442公里,打捞沉船53艘,维护航标6088座;加强船闸管理调度,探索联动协调机制,通航秩序持续保持平稳。
吞吐能力提高 港口服务水平增强
五年里,安徽累计完成港口建设投资137亿元,是“十一五”的2.2倍。马鞍山港郑蒲港区一期、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合肥港综合码头一二期、蚌埠新港二期等一批重点港口工程先后投产运营。全省拥有码头生产泊位121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5亿吨、119万标箱,较2010年分别增长26.5%、292%,千吨级以上泊位比例由2010年的28.8%提高至39.1%。
2015年,安徽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47.7%、331%。“十二五”期间,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8.1%,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33.9%,芜湖港成为该省首个亿吨大港。水运口岸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量8882万吨,占全省口岸进出口总量的96.7%,港口对该省外向型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港口运输的货物货种从简单粗放的建材、煤炭、粮食等散货逐渐向件杂货、集装箱调整,港口物流、临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皖江港口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运力结构持续优化 运输保障能力快速发展
持续实施运力调控政策,实施长江干线和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安徽累计投入资金10.77亿元,拆改船舶8048艘、393万总吨,老旧运输船舶比例由2010年的15%下降至1.7%,运力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安徽积极开展内河船舶新能源动力改造试点和老旧小码头改造,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绿色水运初见成效。煤炭、油品、水泥、金属矿石、钢材、集装箱等为主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基本成型,班轮航线密度持续加大,铁水联运、江海运输等组合运输方式逐步推广,水运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
安全态势保持平稳 保障能力取得突破
《安徽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出台施行,省市两级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客渡运管理等多项海事监管流程先后发布,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定期通报与挂牌督查相结合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滁州、六安等海事监控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一批重点航道、库区、港区的海事设施进行了新建、改建或升级;全省视频监控系统、合裕线水上支持保障系统投入使用;安全监管及应急救助基地建设方案获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批准,综合监管救助体系加速成型,五年成功救助了船舶364余艘次、救助1400余人;渡口改造、渡改桥工作持续推进,渡口整治率达100%,渡口标准化率和渡船钢质化率达95%以上。
据悉,该省管辖的通航水域,已连续十余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监管责任事故,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为水运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文明服务精准高效 发展环境全面改善
航运服务业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在皖江芜湖地区形成了以船员服务、船舶交易为龙头的服务产业链,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安徽推进简政放权,建立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健全市场监管和监测机制,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以“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三化”建设为载体,该省深入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培树出唐正祥、崔秀夫、蒋杰锋、张秀娟、船检“飞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一批先进典型,创建出“徽舟船检、亲情服务”文化品牌,形成了争先进位、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全系统共建成厅级以上文明单位12个,全国海事系统文明达标单位16个,8家系统内单位荣获安徽省第十届文明单位称号,行业发展的软实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