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东莱芜检验检疫局围绕中心工作,主动探索“检验检疫工作如何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崭新课题,尝试以“提质、增效、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作为,找准切入点,融入大战略,不断提升执法把关水平。
技术帮扶 提质增效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姜出口基地,莱芜辖区的出口商品多年来一直以初级农产品为主,“高精深”的出口食品所占比重偏小。
“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提出,为检验检疫部门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低迷、市场需求不旺和农产品价格下跌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016年伊始,莱芜局把引导企业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列入全年重点工作思路,通过助推企业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鼓励出口食品农产品往“高精深”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变价格优势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莱芜局整合辖区内的检企科研资源,成立了由本局卫生注册评审员、技术骨干和出口企业技术专家等13人组成的“出口腌渍姜片质量安全管理提升课题研究组”,针对企业实际操作、加工厂注册要求、国外限量标准及风险信息预警开展系统性研究,实行检企联合攻关,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通关提速 降低成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就是要通过实质性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行政体制,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015年以来,莱芜局按照质检总局关于提升通关效率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与海关积极协作,全面推广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2016年,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莱芜局积极推出“自选动作”,与商务部门探索检商“两证合一”模式改革,实现了辖区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与原产地申请人备案信息共享;调整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原料监控改为收获季节按备案基地抽样检测,抽检方式更科学、宏观,抽样量同比减少326项;以无纸化报检系统、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电子监管系统为支撑,结合辖区业务特点,探索“快速验放”通关模式,再造监管查验流程,对需要查验的货物优先实施快验机制,对不需查验的货物直接放行,着力打通无纸化全程监管“最后一公里”,通关时间缩短近七成。
风险监控 维护安全
创新是改革内在的要求和动力。近年来,电子商务风起云涌,跨境电商业务也如雨后春笋。面临全新的监管方式,莱芜局顺势而上,以创新驱动探讨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模式。
2016年,莱芜局将探索跨境电商监管模式作为全年工作的创新点:助力辖区企业实施“互联网+外贸”,利用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拓宽境外营销渠道;围绕“安全+便利”的原则,协同商务、海关等部门,积极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商品信息备案制度,探索建立以“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为内容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努力做到既能快速通关,又能有效防范和降低安全风险,维护消费者权益,有效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王建国 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