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德群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实现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再次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新标杆。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深圳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合作,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承担各类标准制修订项目500余项,为打造“深圳标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唱响质量、标准“好声音”。
标准先行,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标准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去年,深圳印发《关于打造深圳标准构建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后,深圳检验检疫局第一时间部署开展标准“引领”“示范”“破壁”“筑篱”“提升”5个专项行动,在产业发展、高端技术创新、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标准创新工作,推进70个标准化项目,获得地方标准立项18项。
面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该局全国率先完善跨境电商检验检疫工作规范,开展标准化研究,制定的《网上交易进口商品质量信息规范》等9项标准成为国内首套跨境电商地方标准;组织深圳企业制定国内外首个电子雾化液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联合电子烟行业协会开展电子烟产业标准化工作,推动建立联盟标准,促进深圳电子烟产业发展;积极研制国际领先的口岸检验检疫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及口岸综合核心能力体系建设的深圳标准,并力争推介成为国际标准。
对接社会民生、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需求,深圳检验检疫局参与制定并应用《转基因成分检测玉米检测方法》标准;建立24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标准体系,为开展进境冻肉检测、打击制假售假行动提供支持;制定20余项口岸疫情查验、实验室检测等行业标准,有效保障了口岸疫情防控能力。
质量驱动,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重中之重。深圳检验检疫局严把进口产品质量关,2015年上半年,检出不合格入境货物15.9亿美元,不合格率为8.40%;同时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上半年深圳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合格率为99.66%,居全国各省市前列,高出全国出口产品平均合格率0.78个百分点。供港食品农产品多年来未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供港蔬菜连续19年未发生“毒菜”事件。
防控境外疫情疫病入侵,保障国门安全。深圳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占全国的近1/2,口岸排查有症状旅客数及检出传染病病例数已连续4年高居全国第一。2015年上半年,该局共截获进境植物疫情910种47015次,在全国口岸名列前茅,其中有2次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和6次深圳口岸首次截获。
今年以来,深圳检验检疫局加大质量治理力度,推进执法打假“三大战役”,加大打击“制、售、用”假冒检验检疫证书、出口假冒伪劣商品以及非法检验认证从业行为,查获大量假冒检验检疫证书;开展出口非洲产品质量治理“清风行动”,查获假冒惠普品牌墨盒等案件;组织开展陆路口岸稽查行动,上半年查获各类违法案件180宗。
该局积极推动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引导示范区诚信经营、质量管理、品牌建设、行业自律,带动深圳相关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今年以来,该局已组织推动光明新区出口内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并积极创建福田保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入境检测维修示范区;通过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业标准联盟,推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成为全国第一批出口质量示范企业。
领航助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是深圳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深圳检验检疫局先后推出多项支持前海蛇口片区发展的优惠措施,并提出打造“深港检验检疫合作示范区、‘一带一路’技术性贸易措施暨质量合作论坛、跨境电商检测平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4项工作品牌。近期,该局又对前海蛇口自贸区机制模式创新进行总结,梳理了创新跨境电商监管制度、创新入境维修和进口粮食监管模式等8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目前,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2015年1-8月,前海进口葡萄酒4651万美元,同比增长74.5%,跨境电商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入区货值5.52亿元人民币,为去年全年的3.8倍。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外贸出口不景气的形势,深圳检验检疫局及时出台支持深圳外贸稳增长促转型的16条措施和促进进口增长的16条措施,制定专项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改革进口肉类、水产品、葡萄酒等多类产品监管模式,对重大工程和高新企业成套进口设备实行直通放行,对29家大型企业近40亿美元成套设备实行“口岸直通、一站式、零等待”等模式,将AA级企业进口设备查验及到货检验比例从5%~100%降低为0;全面推行检验检疫一体化,正式实施“三通”即“通报”“通检”“通放”模式。2015年上半年,深圳口岸通关时长同比缩短30.3%,进口水果、酒类、乳制品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1.4%、34.1%、30.0%。同期,该局利用产地证优惠政策帮助出口企业获进口国关税减免约4亿美元。
为帮扶深圳企业有效破解国外技术壁垒,深圳检验检疫局积极发挥技术及信息优势,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服务,连续10年组织做好深圳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壁垒影响调查工作,每年向1500多家生产企业开展公益性免费应对培训,2015年召开相关大型宣贯会5场次,覆盖企业500家次。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力度,主动帮助华为公司应对“欧盟新CE认证法规”导致成本增加、产品切换困难等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为高端信息产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