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自强 黄 玺 杨晓琴
“一朝种子落,坐见天地绿。”种子,孕育了生命,成就了大地丰收。而种子安全,关乎整个生态系统安全。甘肃河西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繁制种基地。为了确保外繁制种作物的安全生产,多年来,甘肃检验检疫局加强外繁制种基地田间检疫工作,有效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实现了外繁种子和生态系统安全的“双赢”。
创新赢得先机
改革,是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种子疫情防控风险,唯有探索创新监管模式,才是把牢关口的唯一途径。
2014年6月4日,全国进出境植物种苗检疫监管改革措施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的22位专家就进境植物种苗检疫后续监管改革措施、进境栽培介质风险分类检疫监管规范和出境植物种苗检验检疫示范区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这次会议有力推动了甘肃局外繁制种检疫工作的改革步伐。
温室隔离种植——“这批进口的番茄种子只有100克,如果按照标准数量抽样的话,剩下的就根本无法用于生产了。”某企业负责人向甘肃局动植检处工作人员刘志杰反映了这一情况,甘肃局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决定大胆尝试,创新监管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求企业将该类入境种子在温室隔离种植。在育苗期,甘肃局对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确保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此方法自应用以来,共有95批\63.28公斤入境种子隔离种植,品种涉及59种,未发现任何检疫性有害生物。
两次田检——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甘肃局每年将外繁制种基地田间检疫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育苗期,在每年5月左右,针对温室隔离种植的种子开展,第二次是在作物生长旺盛期,每年七八月份,对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的所有外繁制种基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检疫,历时20余天,行程6000多公里,调查面积可达4000多亩。
实力树立自信
田间检疫,拼的是技术。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就无法遏制病害。甘肃局,有这份自信。
“最初,我们田间检疫工作很不成熟,缺乏植检专业人才,工作开展起来压力很大。”甘肃局动植检处处长毛海岩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请专家老师现场授课,同时派员出去学习,不断加强技术学习,把关能力显著提升。”
“请进来”,强化学习。近年来,甘肃局在每年田间检疫期间都邀请上海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专家作现场指导。专家老师深入浅出、结合实际讲解田间检疫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授课,在实践中培训,为甘肃局培养了一批植检专业人才。同时,甘肃局加强与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外检+内检+科研院校”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走出去”,拓宽视野。甘肃局多次选派一线检疫人员和技术中心人员赴上海局、海南局、江苏局等检验检疫单位“取经”,了解其他局相关工作的职能和流程,交流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田间检疫工作。实践证明,“走出去”不仅实现了知识积累和经验复制,更促进了沟通交流和技术合作。
“检验检疫局的病虫害监测技术是最专业的,有他们为我们把关,我们很放心。”孟山都中国玉米事业部总监Diego DIZ先生说。
高温考验责任
如果说第一次田间检疫只是“热身”,那第二次田间检疫可以称之为“考验”:体力、毅力和耐力的考验。每年七八月,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气温最高时期,每天最高气温达37℃以上,田间地表温度更是达到50℃,而这两个月也是开展第二次田间病虫害检疫的最佳时期。为了不错过“苗期”,甘肃检验检疫人每年都雷打不动地顶着酷暑开展田间作业。
一垄垄番茄长势正好。走进田里,“轰”地一下,就像一屉巨型笼蒸架在腰间,腰部以下被蒸煮煎熬,瞬间汗便湿透衣裤。一低头,汗水马上顺着眉间淌下,直滴到番茄苗上。甘肃局将这每天必经的场景戏称为“蒸桑拿”。可是,田间检疫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仔细观察植株,将疑似病虫害叶片、果实取样、封样……一道工序也不能马虎。今年第二次田间检疫结束后,甘肃局动植检处共采集40份疑似样本送往实验室检测。
正是这份责任使甘肃局工作人员有效地将病虫害遏制在苗期,提高了种子质量,也赢得了国际市场。“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和热情,甘肃检验检疫人日出而作,奋战在田间地头,踏遍了沟沟坎坎。甘肃外繁制种的明天,因他们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