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孟 劢
2001年5月23日,中国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
……
2015年6月1日,中国与韩国正式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
2015年6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
目前,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迈入自由贸易新时代。
把握贸易动向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自贸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方式。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2014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自由贸易区建设“热浪来袭”。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与新西兰、新加坡、巴基斯坦、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澳大利亚和东盟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国与挪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商建过程中。
“这些已经签署或正在谈判中的自贸区协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可从自贸协定中获得巨大的商机。”浙江衢州检验检疫局检务处工作人员说。
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将更加规范、透明;在与自贸协定国家进行贸易时,使用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可以使进口方得到相应的关税减免,不仅能降低企业进出口的成本,有利于各方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能促进我国与自贸伙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还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有效带动与自贸伙伴接壤地区的发展。
顺应主流趋势
“自贸区内签发的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得到的关税优惠比一般原产地证所得到的最惠国待遇还要优厚,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壮大,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必将成为原产地证签发的主流。”孟劢说。
目前,我国原产地证书主要有一般原产地证书、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在三大原产地证书中,一般原产地证书稳定性较强,但是退税比例不及其他两个产地证,外贸客户对其需求热情逐渐减弱。随着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的毕业,该证书的实用性也会逐渐降低。与普惠制原产地证相比,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在成员国之间是对等互惠的,企业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对较少,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的优惠幅度更大,领域更广泛,因而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今年1月至5月,衢州局共签发产地证书3128份,其中一般原产地证书928份,同比减少31.21%;普惠制原产地证1053份,同比减少19.31%;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1147份,货值7256.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45%和14.74%。按照平均5%的关税优惠来计算,直接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362.8万美元。
根据前5个月原产地证签证的数据,从签证比例上来看,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占签证总量的36.7%,已经成为签证量最多的原产地证书,所占的比例还在进一步增长;从签证产品的种类上来看,灯具、五金、纸张等工业产品的签证量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柑橘、蜂产品等衢州地区大宗农副产品的签证量比重不大。
用好一纸黄金
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被业内誉为“纸黄金”。但是国内很多企业对其还不是很了解,为此,衢州局当起了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的“推销员”。
自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开展实施以来,衢州局利用电子屏幕、政务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及时发布最新区域性原产地优惠政策信息。采用“一对一”电话告知、面对面走访企业、举办产地证政策宣传会以及开设申领员培训班等方式,加大区域性产地证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借助《衢州日报》、衢州电视台等地方媒体的力量,宣传区域性原产地证在关税减免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区域性原产地政策的知晓率。
仅有知名度还不够,为了让更多的企业用足用好区域性优惠产地证的这一政策红利,衢州局努力做好一名“服务员”。
创新服务,实行无纸化签证。自2012年起,衢州局开始实行产地证无纸化签证,企业通过申请备案,除特殊情况外,签发区域性产地证时无需提供申请书、发票等纸质相关资料,便可签证。企业可以将相关电子资料数据发送给代理报检公司,由代理报检公司进行全程代理签证,节省了报检的成本。
重心后移,加强监督管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浙江检验检疫局的工作部署,积极落实简政放权举措,将区域性产地证的管理由事前逐步转向事后,简化产地证备案、签证等手续。由企业自行保管各类证书单证,检验检疫部门按照监督抽查比例,每年抽取一定的企业进行监督抽查,方便企业出证,提高工作质量。
分类管理,加强技术指导。针对不同产品自身的特点,梳理企业类型和出口国别对区域性原产地证的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组织业务骨干深入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解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企业用好区域性原产地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