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海关总署近日发布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典型案例,涉及出口假冒名牌香烟、药品、灯具、蚊香,也涉及进口侵权食品、棉拖鞋等案。深圳、杭州、南京、江门、广州、上海、厦门、天津、昆明、拱北等地海关的十个案例获选。
知识产权保护成果丰硕
假冒药品、食品、汽摩配件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一直是海关从严打击的重点侵权产品。在十大典型案例中,与药品相关的案例有两例,杭州海关会同公安机关查处出口假药案和南京海关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跨国销售假药案。假冒香烟则是困扰我国执法的一个焦点问题。违法分子采取伪报货物名称、夹藏和伪装等手法,逃避海关知识产权执法。针对复杂的口岸监管环境,深圳海关运用风险分析技术查缉假烟出口,于2014年7月21日~8月1日查获出口假烟2758万支。此案对我国海关运用风险分析技术提高进出口侵权货物的查获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开展国际合作维护国际贸易的供应链安全是又一种新趋势,因为侵权贸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涉及生产、出口、进口、零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南京海关此次成功地与美国海关开展的打击假药跨境运输的联合行动再次证明,要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遏制侵权贸易,各国必须加强合作。
江门海关组织专项行动查处出口假冒灯具案是海关贯彻“查办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执法理念的典型案例,既严厉打击侵权违法,又积极引导和鼓励当地灯具生产企业自觉守法经营,实现了规范出口秩序和促进经贸健康发展的双重目的。
知识产权保护帮助企业建立国际声誉
广州海关通过对出口报关数据开展综合风险分析,准确设定风险要素并根据侵权货物出口动向及时调整布控对象,连续捕中多批假冒出口蚊香。此外,广州海关采取保护“榄菊”商标的执法措施也是中国海关加强对自主品牌保护、维护“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的一个缩影。起到相同作用的还有江门海关组织专项行动破获的假冒灯具案。
另外,上海海关通过在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执法,使苏州日宝公司拿回了在国外被抢注的商标,为其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产品的国际市场扫除了障碍,堪称是海关助力国内企业海外维权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典范。
天津海关通过执法帮助侵权纠纷双方当事人实现了“双赢”。中纺国际的商标权得到了有效保护并降低了维权成本,侵权企业受到了教育并成为合法供货商,实现了商标权人和出口企业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海关通过执法实现了“制止侵权”和“防止侵权”的双重目的。
昆明海关依据商标地域性原则查处侵权拖鞋案,以及拱北海关依据商标混淆原则处理进口侵权食品案,都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关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上更加全面,法律适用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