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建平 李 敏 陈潇潇
2014年8月,上海世博园中华艺术宫里熙熙攘攘,“同行——2014美术馆联展”正在展出,市民们驻足欣赏来自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艺术精品。而由于展览的特殊性,这些艺术品抵达机场后直送展馆,上海浦东检验检疫局和浦东海关一同守候在现场,一次开箱、一次查验,确保价值1600万欧元的202件艺术品及时快速通关,与广大艺术爱好者见面。
这是关检合作之路上的一个小小缩影,展示的却是多年形成的默契。作为把关国门的两个部门,长期以来,浦东局和浦东海关立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历史性握手
2012年3月2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浦东局与浦东海关在这一天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签署合作备忘录。
签约既是对双方以往合作成果的继承与巩固,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对合作目标的进一步探索与提升,更是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关于建立关检合作机制备忘录》以及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海关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备忘录》的框架下,搭建具有“浦东特色”合作平台的有益尝试。
从此,关检双方的合作之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了。在过去的三年里,双方在业务协作、信息互通、文化建设等10个方面,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发挥服务发展的效果和效能,增强关检合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不断磨合与突破中,双方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互利共赢、协商共进的道路。
2012年,“上海浦东国际展览品监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海关、检验检疫联合办公,为进境展览品提供“集中报关报检、集中查验、集中监管仓储”的全方位服务;2013年,浦东贸易便利化推进大会上,关检双方再次携手出台十二条扶持措施,推进改革试点,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化举措。
不仅如此,双方一直致力于探索良好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合作联系会议制度、关检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学习交流制度,并确定日常联络部门,在无纸化通关、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展品监管课题等方面开展了多次深入的合作,成绩斐然。
无缝式监管
同守国门,心系民生。虽然身着不同的制服,却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关检双方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力争做到无缝式监管。
随着进出口企业对通关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纸化通关势在必行。2012年4月23日,上海检验检疫局和上海海关共同宣布在上海口岸实施通关单无纸化试点,浦东局辖区内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为试点企业。“通过无纸化通关,省去了纸质通关送递的过程,只需在通关单电子信息成功发送后就可报关,整个流程缩短了半天。”通用汽车报检人员感受颇深。如今,无纸化通关已经全面覆盖,大大提高了口岸通关效率,每年为企业节省可观的成本。
互通互助,并肩作战。为了完善协同执法机制,浦东局创新思路,与海关建立了工作联系单制度,做到无缝监管。货物查验中一旦发现有申报不符、需更改通关单或申报信息的,可通过工作联系单进行沟通,保证了通关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共用查验平台,共享查验结果,对查验中发现有货证不符、质量缺陷、设备以旧充新或其他异常情况的,查验方开具不合格记录单,并将信息及时告知另一方,提高了进出口货物查验效率。同时,加强对出口退运货物的联合监管,帮助企业分析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升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检验检疫负责对退运货物核查退运原因并实施后续监管,退运调查结果供海关参考,实现了执法互认、信息共享,营造了监管有效、进出便捷、运转高效的口岸环境。
新起点对话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先进的工作理念得到积淀和深化,而更多的创新举措在这片热土上萌发、壮大,最终落地结果。
企业在浦东通关的时间、成本将再次缩减,这一利好消息来自2014年8月26日浦东局、浦东海关共同签署的《全面推进“三个一”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合作备忘录》,在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能、降低企业成本、服务浦东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走向纵深。今后,双方将通过设施共享、指令互通、信息互报、结果互认、申报更改配合等措施,全面推进“三个一”通关模式。
2014年8月1日起,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推进的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在全国推开,作为先行先试的前沿阵地,浦东局第一时间予以落实,在与海关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签署了此次的合作备忘录。关检双方由原来串联的“先报检再报关”模式,转变成并联的“报检和报关同时进行”模式,利用口岸电子化放行机制,形成关检共同放行信息。
制度创新始终是浦东重要发展方向,双方此次实现协同监管、协同创新、协同改革,将再度提升浦东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加深共建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因为同一份责任,检验检疫部门与海关长年并肩作战,共同把守国门,又是因为同一个目标,检验检疫与海关携手联动,深度合作,借着上海自贸区扩容的东风,在浦东大地上再掀一波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