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浙记者 陈俊杰 通讯员 熊小芳
“今年水运形势相对往年要差点,运价、货源都少于往年。但我还是看好绍兴水运的发展,所以在今年2月份,我新订制了这艘650吨的新船。”记者最近在浦阳江姚公埠黄沙码头见到老钱时,这位60岁的船老大指着正在卸货的浙诸暨货1187号笑声朗朗。老钱从事水路运输32年,水运行情好过、也差过,但他如今信心更足了。
航道等级越来越高
一直以来,绍兴的航道总数和里程数与嘉兴、湖州差不多,但水运运输量占社会总货量却远远低于这两个“同类城市”,嘉兴、湖州高达近30%,而绍兴不到10%。究其原因,高等级航道占比是首因。杭甬运河没有修建之前,绍兴五级以上等级航道只有55KM,而湖州约300KM、嘉兴约380KM,受制于航道条件和桥梁净空高等,使得绍兴船老大不敢买大船。“我们的水泥、煤炭等需求量大的业务单位的下货点都在老运河上,大船换小船这‘一上一下’的装卸成本就要10元/吨,使用大船运输的优势很难显现。” 绍兴益盛航运公司的一位陈姓老总十分无奈。
经过绍兴港航部门十年来的持续建设,现在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近几年,绍兴新建四级航道139.72公里,建设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西江,全市四级航道达177公里,高等级航道占比提升至10%。全市H型骨干航道网初步成型,对绍兴而言,航道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绍兴港航部门航政科科长韩凤雷说。同时,绍兴港航部门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仅“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约4612万元,设置了应急系缆桩60个,船舶流量自动化观测系统点位2处,靠船墩20只,桥涵标10处,系船柱3座。另外在杭甬运河沿线建成现代化锚泊服务区5个,极大提高了绍兴水运基础设施条件。
国家政策更加惠民
“现在的政策对船户来说,真是太有利了。”领到12万余元的船老大姚师傅喜笑颜开。这12万余元是政府对浙诸暨货0359号拆解的补贴费用。
钱仲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月份我下决心换新船,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推出的老旧船舶拆解政策。按规定200总吨以下船拆解可获得最高1000元/总吨的补助。我拆一艘旧船,补助加钢板到手25万多,换了这个大船也只花了100万不到。另一方面,国家从2009年起停征航道养护费,2012年起免征中小企业货物港务费,如今又免征船舶港务费、船舶登记费。一年下来一条船,实实在在可以少缴近万元的费用。这样下来一条新船回本也是三两年的事。”
绍兴港航部门统计表明,在2015年绍兴全市登记符合拆解条件的各类船舶207艘,207艘,实际完成拆解187艘,发放补助资金逾1800万元。而免征政策实实在在给船主和水运企业减轻了负担。从港航部门的统计看,2015年光是货物港务费免征金额就高达670万元,受惠船舶818艘。
船舶越开越大
航道网的升级改造和国家的政策利好,促进了绍兴市水运发展,激发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港口码头的热情,“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社会水运建设投资13.14亿元,建成500吨级及以上泊位31个,300吨泊位3个。条件好了,船自然就越来越大了。
“2013年我把开了8年的300吨老船,换成了500吨的新船。船大了,运货量多了,而在燃油和人工成本几乎差不多的情况下,效应的增长是明显的。”正在绍兴浙能滨海电厂卸货的单师傅说。
之前,像单师傅一样,很多船户一直拉粮食或建筑材料往返于绍兴与江苏、上海之间。而绍兴环城航道、钱清界河却难以通行大吨位船舶。
自杭甬运河开通后,这些顾虑一扫而光,船舶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据绍兴港航部门统计,杭甬运河通航后的这两年间,绍兴新建造船舶224艘,其中500吨级船舶达201艘。
企业发展信心十足
“早几年杭甬运河绍兴到宁波段不通,绍兴的煤只能去上海朱家门码头运,单程395公里,加上杭嘉湖地区的堵航等影响平均约需10天。2014年这段通航了,到宁波镇海拉煤,只需170公里、20个小时。” 绍兴益盛航运公司7月份开始承接绍兴滨海电厂从宁波拉煤的业务,成为首个开通经杭甬运河往返于宁波的绍兴水运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40万吨电煤的运送。等公司二期建设完成,设计年需求煤炭高达340万吨。每吨运费节约10元,一年就节约3400万元。这样的合作,实现了绍兴滨海电厂和绍兴益盛航运公司之间的双赢。
绍兴水运经济的复兴,对绍兴港现代物流园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经过三年的运营,园区凭借自身地发展成为绍兴地区物流业和水运业的龙头老大,更一举跻身成为浙江省七个重点物流示范园区之一。依托杭甬运河的全线通航,充分利用水路运输优势,快速在园区内形成钢材、木材、石材等三大建材市场,使园区简单的物流功能转化为商贸功能。该园区升级现有的“前港后市”的业态,引进国内知名大宗建材商品的贸易商和供应链落户园区,形成可辐射到浙中南部地区的仓储、中转、加工和展示的建材物流中心。预计2016年和2017年三大建材的年货物吞吐量将分别达到220、300万吨,实现年销售额分别达到110、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