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两带”立体交通走廊牵手泸州的背景下,泸州现代物流业借势谋变,围绕打造四川航运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大做文章,做大文章。
水陆物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泸州物流企业(法人)498 家,A级企业18家(4A级1家、3A级8家、2A 级9家)、货运船舶422艘(5000吨级以上11 艘,3000吨级以上52艘,1000吨级以上110 艘),总吨位48.3万载重吨。货运车辆2.8万台(集装箱车400 台,牵引车740 台,挂车 820台),其中500台规模以上企业6家,300 台以上8家,100台以上26家,泸州现代物流企业水陆货运总量达8072万吨,物流业年增加值达44.3亿元。
长江黄金水道全年昼夜通航3000吨级船舶,丰水期5000-8000吨级船舶,从泸州可直达长江下游各大口岸,泸州港已成为全国内河第一个实现铁水联运的集装箱港口,已开通了泸州--昆明的班列,泸州、武汉、台湾集装箱快班。中远、中海、民生集团、重庆长航公司入驻泸州港,每周开行20多班泸州至武汉、泸州至上海的集装线班轮内支线。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等20家世界级海船公司扎堆泸州港。投入运营的川黔、泸宜、泸渝、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全面融入重庆1 小时经济圈,黔北、滇东城市群企业的通江出海首选泸州中转。隆黄铁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泸州航空年运旅客突破40万人次,泸州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加快建设,为泸州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优化物流环境打造园区平台
围绕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市委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发展扶持资金,为物流业发展制定了包括市场准入、财税支持、规费减免、融资、用地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去年,泸州获批全国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高起点规划310平方公里的“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一期7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已完成20亿元的投资,初步建成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 30万辆滚装成品车、安宁火车站、进港专用铁路线、7.8公里进港大件路等物流要素,为泸州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搭建了平台。四川首批“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城市”落户泸州,目前,海关、商检、口岸办等涉外职能机构的完善、现代物流企业开放型构架体系已经搭建,特别是出口监管仓和保税仓库7500 平方米的升级改造,加快建成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国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指日可待。
抓住国家政策出台之机推动泸州物流业发展
据介绍,按照“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泸州物流业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为核心,以智慧物流建设为支撑,以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和载体,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发展,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东西发展的现代物流中心。总体目标是建成以临港物流为龙头,以工业物流和商贸物流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2016 年,力争物流业增加值突破 100亿元。其措施是推行现代物流与制造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重点制造企业与现代物流业协调同步发展;二是物流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以商贸业发展提升物流业服务能力;三是引进世界100强,国内 50强物流企业,在泸州建设区域分拨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支持国内外物流地产商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促进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助推四川宏图物流等本土重点物流企业上市: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物流数字网络,营造高效、规范、安全、有序的运营环境;四是充分发挥工商、税务、银行、保险、法律等的保驾护航优势,全面营造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泸州大交通、大物流、大商贸的新型格局。
相关链接>>
6 月1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12 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 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
《规划》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突出重点:一是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雁过拔毛”行为,形成物畅其流、经济便捷的跨区域大通道。二要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推进简政放权,支持兼并重组、健全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进物流配送车辆城市通行管理,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服务和联通千百万企业,方便和丰富广大群众的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