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包头海关所有通关业务现场将全部启用通关无纸化作业,届时,除加工贸易、保税监管、转关运输、邮运货物外,其他通关业务将一律采用无纸化作业。据初步测算,海关通关效率将提高30%左右,企业的人力和时间、交通成本将降低20%。
昨日,包头海关举行“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政策宣讲会,详细介绍了无纸化通关模式,包头地区30多家主要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参加。
通关无纸化作业是海关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联网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进行审核、征税、验放的通关作业方式。企业将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向海关发送并申报,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进行风险分析,逻辑检控。对低风险和未知风险中不涉证不涉税、低风险涉证但许可证件已联网比对正常、低风险涉税但税费已电子支付的报关单,由计算机自动验放。对低风险和未知风险但不满足计算机自动验放条件的报关单和高风险报关单,海关人工审核,并按照风险等级实施验放作业。海关放行后,向监管场所和申报人发送放行信息。
此次改革还将“属地申报、属地放行”货物列入无纸化审核范围,成为区域通关改革无纸化作业的深化应用。除此以外,此次通关作业的改革还直接在前期其他海关试点经验推广的基础上,对企业提交的报关单随附单证进行“瘦身”,分别针对进口和出口的不同情况减少了部分随附单据,进一步减轻了企业上传随附单据和申报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