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行业门槛不高,货运市场既有规模化的物流公司也有小型车队,还有众多散户,货运主体在规模以及规范化程度等方面都参差不齐。当前,我国物流行业面临物流成本高昂、流通效率不高的瓶颈制约,物流市场的众多参与者也都在寻找着各自的出路。
大型物流企业:依托科技谋出路
有业内专家曾指出,未来物流行业将进入智能物流时代。当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实践也开始逐步显现成果。在数字时代,一些具有实力的物流公司也将目光转向网络,依托网络、依托科技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现在正在引入美国甲骨文系统,利用这套系统来进行线路规划。我们想利用软件来合理地规划线路,在送货过程中选择最经济的线路。路线规划非常关键,我们尽可能用软件来合理规划线路。原先通过人工来规划线路,送10000件货假设要跑10000公里,现在通过软件更精确的规划只需要跑9000公里,这就比原先节省了10%的运行里程。这是从运输模式层面上来节能降耗,错路、弯路走得少了,能耗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广州海元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君说。
对于高昂的前期投入,陈建君说:“甲骨文系统很昂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跟政府合作建立了区域性的公共平台,这个公共平台涵盖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商贸产业、金融、物流等多个行业,每一个加入的产业都要相应的分担这笔费用。”
社会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社会资源的流通需求就相对比较少。在此情况下,节能降耗、提高能效、降低成本对物流公司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给司机算过一笔账,在全部成本支出中,油耗占46%,过路费占25.8%,车辆的损耗、维护保养占13.2%左右,人工成本占15%。在车辆的单位油耗无法再继续降低的时候,要想降低成本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例如,我们会专门团购一些油票,为了保证油品质量,通常选择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单位。另外,现在的人工成本很高,出于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双重考虑,我们会尽量使用系统化的设备来代替人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辆叉车可以代替5个人的工作,使用叉车远比5个人的成本要低,所有的企业都会算这笔账。”陈建君说。
同时他还指出,当前物流行业设备系统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他说:“除了车辆之外的生产设施,我们需要更多系统化的设施。现在凡是跟物流或者货运有关的公司基本都有叉车,但是除了叉车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系统化的设施。这两年快递业发展迅速,由于条件允许,自动分拣设备使用得较多。而快递在全物流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快递之外的物流业除了运输车辆的功能化需求之外,又增加了设备系统化的需求。”
拥有众多车辆和设备的物流企业,另一项重要的成本构成就是车辆和设备维护保养支出。“我在车辆和设备的保养方面还有一个想法,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公司,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团购厂家服务的方式来降低成本。由于我们的使用量大,同样对于车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就多,物流公司可以和厂家协商选择一种可行的合作方式,从而向厂家争取一些在人员培训、配件供应等方面的优惠。”陈建君说。
中小物流公司:业务外包 赚取差额
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不同物流企业有着不同的选择。有一部分中小型物流公司通过将业务外包、赚取利润差额的方式来改善自己在当前运价条件下不赚钱的困境。
“现在个人买车的比重越来越高,为企业养车的成本太高,反而是司机自己养车的成本低一些。举例来说,同样接一项业务,物流公司和散户需要付出的车辆成本、燃油费用、路桥费用等基本是一样的,在同样盈利10000元的基础上,物流公司比散户增加了更多的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这样算下来,公司远没有散户赚钱多。这也导致现在很多物流公司都不再自己养车,80%~90%的物流公司都存在挂靠现象。”深圳市有信达物流有限公司华北区副总经理刘钊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据他介绍,十几年来,物流成本不断上升,柴油从0.8元涨到8元,人工成本从2000年到现在几乎翻了一番,而给客户的运费报价却在不断下降,甚至只能达到早期的一半。
“以前很多大企业(包括我们的大客户)都把个体散户排除在合作对象之外,很多企业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货物运输的合作方,散户是不可能进入招标范围的。现在的市场情况跟之前不一样,有些比较有实力、有信誉的个体运输户也开始进入一些大公司的合作范围,大企业的货运业务已经在开始慢慢向散户开放。同一项业务,假设我们报价是500元才能不亏本,但是,散户400元就能做而且还能赚到钱。这样一来,作为物流企业,我们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刘钊这样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公司要想生存下去必然要想其他办法。有些物流公司就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将大企业的货运业务包揽下来然后转包给散户。假设物流公司是以500元承包的某项业务,散户收400元就可以接受,物流公司可以从中赚取100元的差价。这也是物流企业被逼无奈的选择。总而言之,这是物流市场环境造成的。物流公司要么接受客户的议价,要么就让客户选择其他报价更低的公司。”
行业发展依赖多方配合
从物流行业参与者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型物流集团还是中小型物流公司,都有着各自应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方法。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有专家指出,做大做专才是物流业的真正出路。
“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有两种:一种是做大,一种是做专。做大就是做好资产管理技术、整合资源,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要让资源闲置和不均衡。大型物流公司的机会较多,既可以做大也可以做专。不过做大也是有风险的,资产规模是把双刃剑。在做专方面,大型物流企业也有机会,比如可以在专业领域加大市场控制力、取得品牌优势,同时,专业领域也在进一步细分。此外,‘专’也包括改善流程。对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做大的可能性较小,大多需要进入某个网络起到参与的作用而不是主导地位。做专方面,要选择专业的领域进行深度专业化,向供应链方向发展。而未来散户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进入某个体系进行整合。不过,整合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不一定是资产整合,还可以是信息、标准体系的整合。例如,资产可以是散户的,而经营是通过整合的,以此建立品牌、结算、保险和集体采购的系统。”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这些年来,物流业的进步依赖于4个方面的进步,未来物流业的发展同样要从这4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设备的改良,主要体现在车辆上。1993年,我们使用的车辆车箱长度在4.3米左右,后面可以加个挂,最大载重量在8~10吨。而现在的重型货车载重35吨很正常,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输的效率。第二是运输效率的提升,原先我们的车一个月跑7000~10000公里已经非常多、非常不错。现在即使是个体运输户每月每辆车跑的公里数也在20000公里以上,跑到25000公里也很普遍。同样,这也是设备的改良所带来的成果。第三是运输模式的转变,原来单程吨公里3毛就能赚钱,单程的业务也很多。现在是无论多远,拉货过去之后都要配货回来,单程业务基本不赚钱。第四是我们物流实业真正为物流行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就是聚货。物流公司把属于千家万户的货物聚集到了一起,这样运输设备的改良才有了基础,才能保证效率的提升和运输模式改良的实现。”陈建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