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同城配送服务(俗称“落地配”),眼下正经历着“寒冬”的考验。在北上广深等城市,不少快递公司的落地配业务正在打破行业底线低价抢单,本市不少快递公司的利润也不断被蚕食。尽管快递公司的落地配业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却并未因竞争而提高。接收物品,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从而为一些违禁物品的邮寄开了绿灯;有的快递公司存在严重的“暴力分拣”情况,导致消费者利益蒙受不小损失;还有每到长假,“快递”沦为“慢递”的现象也频频发生……随着年底快递业高峰期的到来,“先验后签”、“出具安全证明”等快递行业新规也或将流于形式。
市场现状
名词解释
“落地配”是一项为客户提供同城或省内货物的转运与配送的入宅配送服务。“落地配”是由落地分拨、同城和地县转运、入宅服务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主要是以开箱验货、半收半退、夜间送货、试穿试用、送二选一、代收货款、退货换货等这些核心的入宅服务为竞争亮点的。
大型快递主打“低价牌”抢滩“落地配”
作为物流供应链的末端,自从电商遭遇资本寒冬以来,落地配行业便进入了“任人宰割”的阶段。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大型快递公司,为了抢夺落地配市场,打破行业底线低价抢单。据了解,根据所服务电商类型的不同,电商物流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即服务淘宝、天猫等平台型电商的“三通一达”,以及服务于垂直电商的落地配。除此之外,京东、易迅、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配送还采取了自建的模式。
今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落地配最低价格已杀到3元一单,这一价格甚至打破了行业底线,尽管“三通一达”上游有大型电商平台支撑,但几大公司也一再拉低配送价格,目前,整个落地配行业的毛利率已跌至5%,除掉网络铺设、油费、税收等成本,落地配几乎无钱可挣。业内人士透露,最好的时候,一个区域公司一年能赚300多万元。按照一年营业额3000万元计算,那时的净利率至少有10%。
一直以来,落地配行业的主营业务只有进港业务,即包裹从外地到本地,再由本地的落地配公司完成配送。“进港业务非常被动,只能由上游客户决定单量和定价。”某落地配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商一旦压价,进港业务的利润就会进一步压缩,加之“三通一达”等大型快递公司恶意压价,导致一些本地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本地企业生存前景堪忧 几乎无钱可赚
上游有着稳定电商平台的申通、圆通、韵达等大型快递公司的落地配业务,在天津市场低价抢单,使得本地快递公司的生存前景岌岌可危。本市一家正规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公司为一些大型电商网站做落地配送,由于价格上有优势,所以业务量一直比较稳定,但是从今年年初开始,韵达、圆通等大型快递公司,把价格压得更低去抢夺上游客源,“这些大型快递企业,牌子比较硬,现在一压价,上游平台势必愿意选择与这些大型公司合作了。”以前,标准单的报价能在六七块钱,但现在也就4块来钱了,利润已经相当微薄了,配送一单的毛利率还不到3%。
就在本市大型公司艰难度日的同时,小型公司的落地配业务则更是“赔本赚吆喝”。本市一家小型物流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现在一周投递一两次的小单,基本上已经不接了,或者是以八九块钱的高价接单,否则接单就是赔钱;对于那种大客户,如果可以进行全年配送,每周配送次数在5次以上的,那么价格可以商量,最低3块钱左右就能派送。
这位负责人表示,最近几个月他的小公司一直处于赔钱的状态,“如果还拉不来大客户,那么就考虑做点别的业务,譬如送个盒饭啥的。”
其实,在本市不少主营物流的小型公司都在经历着无钱可赚的境地。多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二三元一单接快递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公司基本上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
服务滑坡 只顾抢单不管服务 出了问题消费者“买单”
伴随着落地配价格的不断下探,大型快递公司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下滑。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邮政管理部门共受理消费者申诉17.9万件,其中快递服务17.2万件,占96.1%。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13.7万件,同比增长177.7%。
另据中国质量万里行统计,2013年1月至9月,共收到2203例有关快递的投诉案例。其中,顺丰(含顺丰优选)430例,申通快递304例,韵达276例……另外,包含中铁快运、百世汇通、飞康达、如风达、联邦、速尔、UPS、风雷、快捷、新邦、港中能达、先锋等投诉量达到了220例。面对巨大的落地配市场,大部分公司在低价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呈现了诸多的服务问题,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投递服务差、赔偿难、野蛮作业等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
就本市而言,8月份,天津市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受理中心共接到消费者反映的申诉事项279件。其中,天津市邮政管理局受理42件,比上年同期增加28件,同期增长200%。由国家邮政局转办237件,比上年同期增加132件,同期增长125.71%。
“我从魔方网上兑换了一个无烟电烤炉,送货过来的时候,快递员也没有让我开包检查,等拆封以后,里面的大理石托盘已经碎成好几块了。”市民郭小姐告诉记者,事后她联系了商家协商解决,商家说是快递的问题,但快递公司方面表示,收货时没有拆封检查,不能确定问题出在快递公司这边,“配送商品的快递是正规的落地配公司,没想到遇到事情也是‘踢皮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国内落地配行业中,丢件、毁损拒赔已成行业潜规则,在投诉统计中,顺丰速运、申通快递、韵达快递、天天快递等公司这样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只是各家公司程度有别。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消费者缺乏法律意识,对于丢件毁损的赔偿程序不了解,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另一方面,即使熟悉法律的消费者要求赔偿,快递公司或者故意拖延时间,或者要求消费者拿出根本就办不到的证明,导致拿不到赔偿或拿到的赔偿远小于因赔偿花费的成本。
随着“双11”、“双12”、圣诞节等一系列节日的临近,对于各家快递公司而言,新一波的业务高峰也将到来,而快递服务新国标中的各项要求也就更加难以落实。
记者观察
消费者看重价格胜过服务 落地配企业找出路应“寒冬”
一方面是价格的不断下探,一方面却是关于服务投诉的逐渐增加,对于这一现象,中研普华分析师指出,目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服务质量,价格上不去,快递公司改善服务的动力也不足。尤其是一些大型快递公司凭借上游稳定的货源平台,便愈发忽视服务质量的提高。未来快递企业只有通过提供差异化、专业化以及个性化服务、提升送递时效、服务水平等手段才能争取更大的市场。
落地配作为服务电商的寄生行业,从一开始就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而导致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是落地配企业还停留在合同物流阶段。落地配企业与电商之前签订合同时,有三个规定。首先,落地配企业到分拨中心提货时,必须先为终端消费者所付款项垫资。其次,要向电商交20万元到100万元的保证金。另外,配送费一般会延迟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这三项合同条款都不同程度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为了应对“寒冬”,落地配行业内已有“织网”的倡议,即将各个区域落地配公司联合起来,形成一张布局全国的网。但由于各个公司的资本结构、业务结构不一样,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研普华分析师也指出,未来落地配公司可通过冷链配送、揽件等业务模式拓展利润点。落地配企业还应向传统快递业渗透,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争取三四级市场的快递业务,这可能是落地配企业获得新生的出路。
记者 苑冰 摄影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