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让世界聚焦重庆

www.jctrans.com 2012-10-10 16:12:00 重庆交通

导读:时间定格在2012年9月11-12日,亚洲开发银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就在此刻,世界的目光投向了重庆这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内陆城市。

  时间定格在2012年9月11-12日,亚洲开发银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就在此刻,世界的目光投向了重庆这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内陆城市。

  本次会议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办,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协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阿塞拜疆、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越南等9个亚行成员国的代表,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等亚行代表,来自中国、德国、荷兰的多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官员。

  哈米德•谢里夫说,在重庆举办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绝对是明智之选。重庆正发展为长江上游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长江货运量居世界之首。他用一组数据来佐证内河航运为重庆发展做出的贡献:重庆90%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是通过水运完成,2010年以来重庆市水运货运周转量占全国内河货运周转量约四分之一;水运平均运距1320公里;货运船舶平均吨位1800吨,这3个指标都居中国内河第一;重庆船舶平均单位能耗2.6千克/千吨•千米,全国最低。 

  好机遇成就内河航运“重庆时光”    

  “此次研讨会之所以选择在重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重庆在内河航运发展方面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亚行东亚运输部主任泰利尔•邓肯表示。

  他说,虽然是第一次到重庆,但重庆航运发展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繁忙的重庆港口,以及正在进行的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庆发展内河航运打下了良好基础。不仅如此,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发展水运、铁路等多式联运,也为航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研讨会上,重庆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中国交通运输部的认可。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王明志指出,水运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也是典型的低碳运输方式。随着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独特优势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王明志表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城市,近年来抓住中央直辖、三峡蓄水、城乡统筹等重大机遇,航运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航运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水路运输持续高速增长,2011年水上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双双突破亿吨,重庆水运迈上了“双亿吨”的新台阶。 

  “重庆堪称全球内河航运快速发展的典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费维军如此评价。 

  在他看来,内河航运一直以来都在国民经济和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内河港口亿吨大港中都集中在沿海城市,只有重庆港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陆内河亿吨大港。 

  为何重庆内河航运的发展能够得到与会嘉宾的认可? 

  答案就是重庆抓住了机遇,实现了大发展。 

  用费维军的话来说,重庆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离不开重庆市领导对内河航运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重庆交通部门的创新思维和辛勤劳动,同时得益于对重庆直辖、三峡成库、城乡统筹等重大发展机遇的牢牢把握,更得益于内河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和长江黄金水道的整体发展。 

  长期以来,重庆虽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但由于低水平船舶运力过剩、航运集约化程度低、航运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航运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因素,重庆航运业发展动力不足。 

  市长黄奇帆曾表示:“内河航运具有大运能、低成本、低能耗的物流运输大通道优势,重庆要下功夫将这种优势彰显出来,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大手笔书写内河航运“重庆速度” 

  “嘉陵江上滩连滩,滩滩都是鬼门关。半年走一转,十船九打烂。”这是昔日在嘉陵江流域传唱的歌谣,真实描述了当年嘉陵江行船的艰辛。

  而今,随着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全部建成使用,草街至利泽航运枢纽的河段由五级航道一下提升到三级航道,通航船舶达1000吨级;支流渠江88公里航道由七级提高到四级,通航船舶达500吨级;支流涪江22公里航道由七级提高到五级,通航船舶达300吨级。嘉陵江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的水上高速路,嘉陵江船舶的大型化、规范化、系列化和直达运输已成为现实。

  “嘉陵江上建枢纽,峡谷平湖不见滩,早出晚归走一回,过闸及时又平安”成为现在嘉陵江上的船工们吟唱的新歌。

  “嘉陵江航运史的变迁,只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市交委副主任梁雄耀表示。

  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水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182亿元,建成了“航电结合”的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寸滩集装箱码头等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港口;建造了一批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货物运输船舶和具有国际品质的长江三峡邮轮。

  二是设立了国内首个内陆保税港区,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的便利通关环境。税务方面,一方面对航运企业所得税减免继续按照国家西部优惠政策执行,我市设立的符合条件的航运企业所得税按15%的税率征收。另一方面是从2011年起,对通过重庆航运交易所交易平台完成的航运业务收入的营业税,以及注册在航运服务集聚区内的企业从事航运及航运服务业务收入的营业税,实行免征的优惠政策。

  三是设立了中国首个内陆内河航运交易所。为全面提升重庆航运服务体系,2010年9月重庆市政府批准挂牌成立了重庆航运交易所,也是全国内河首个航运交易所。重庆航运交易所被赋予发展总部经济、做大船舶交易市场、开展航运金融和货物综合服务、发展航运信息、促进航运人才发展的五大任务,计划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人才中心和结算中心。同时,长江上游地区航运货运量的50%、集装箱的80%、长江中上游地区船舶交易的70%,计划通过重庆航交所完成。对通过航运交易所的航运交易营业税和寸滩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作业费给予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

  四是重庆水上安全保持持续稳定状态,已连续110个月未发生一起一次性死亡失踪10人以上水上交通事故。

  五是降低集装箱物流费用,对于集装箱物流费用的征收,降低了高速路通行费。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后,对集装箱车辆仍统一按三类车型收费,与计重收费标准相比减免一半通行费;对通过高速公路进出重庆港的集装箱车辆收费再下调10%。同时,对集装箱港口作业费实行财政补贴。市政府决定于2011年7月1日起对全市寸摊保税港区集装箱作业费实行财政补贴,平均每个集装箱补贴约100元。

  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实施,促成了航运发展的“重庆速度”。2003年三峡成库以后,我市水运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基本以年均20%以上幅度增长。2011年,重庆港迈上“亿吨大港”新台阶。目前,我市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400公里,重庆一级航道里程占全国内河的17%,三级以上航道里程占长江上游地区的75%,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从下游直达重庆。 

  不仅如此,重庆还拥有较为先进的内河运输船队。近年来,集装箱、化危品、滚装汽车和豪华邮轮等专业化运输船舶得到快速发展,全市船舶运力已达到530万载重吨。 

本文关键词:内河航运,重庆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