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日
“对于自由贸易和气候保护而言,这是一个灰色星期六”,德国之声对近期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难掩失望之情,称会议“成果寥寥、草草收场”。由于来自美国的“强劲阻力”,G20财长会议打破惯例未能重申自由贸易的承诺。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自由贸易议题上出现的新变化是对包括欧洲、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会议代表的一个出奇不意的打击,这样的声明只会为美国新政府增强贸易保护主义铺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月23日~26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将主题定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这表明中国将再次扛起“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大旗,提振国际社会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本次论坛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1727名政、商、学届代表参与,这些代表在年会上围绕着“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进行了交流和展望,对中国在全球化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
对于自由贸易的前景,受访专家纷纷表示,美国一国的挑战性宣言孤掌难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支持自由贸易的发展,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贸易保护主义终将淹没在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大潮中。
自由贸易暂入低谷
当地时间3月17日~18日,G20成员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德国巴登—巴登举行。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此次会议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美国财长努钦关于白宫对挑动全球贸易战不感兴趣的一席话让很多与会者松了一口气。然而第二天,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却少了“促进自由贸易”的承诺,放弃了“抵制任何形式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院执行院长屠新泉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虽然二战结束以来世界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但贸易保护主义从未真正消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一轮高潮,各国纷纷采取进口限制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即便如此,这些措施仍是局部性或行业性的,未上升到国家战略或导向层面。但自2015年英国启动“脱欧”公投、特朗普宣布参加美国大选以来,贸易保护主义从战术层面的操作手段逐步上升为战略层面的政策理念。以美国总统特朗普、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为代表的一批政客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大肆宣扬,断言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有损于本国公民和产业,从根本上主张停止甚至逆转全球化进程,而不是对其进行技术性的修补。
关键看行动
不过,屠新泉不建议市场对此过于悲观:“从时间周期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达到高潮,现在虽回落至低谷,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还会再度回升至高潮。”
屠新泉指出,其实现在明确与自由贸易唱反调的就是特朗普,其他国家并未主动发声。不必太过在意G20财长会议联合公报的提法,更重要的是看各国的实际行动。即便在美国,据盖洛普民调数据,特朗普民调支持率现为38%,反对率为57%,可见大多数美国人还是支持自由贸易的,因为美国自身就是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相对于自由,美国更愿意用“公平”来定义贸易。努钦表示,“美国相信贸易,相信公平、自由的贸易”,但相较德国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贸易逆差,“美国更相信平衡的贸易”。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从“美国优先”出发制定并推行的贸易政策将对多元贸易体系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对本次G20联合声明的影响就是实例。不过,财长会议只是G20诸多会议中的一项,起到协调作用,但没有裁决的权力。因此,不必太过看重财长会议释放的信号,因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变数。
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力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就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世界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为经济全球化正名,表达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作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全球经济论坛,将“全球化和贸易自由”设为主题,旨在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