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末冬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5.3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其中,出口8.84万亿元,下降1%;进口6.53万亿元,下降2.9%。外贸进出口增速仍然是负增长,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国际国内环境也有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
9月20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表示将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并进一步落实国际谈判成果。
外贸形势依旧复杂严峻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有记者表示,目前外贸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但是如果以美元计价,再去除季节因素,每个指标降幅都达到6%以上,所以外贸形势还是相当不乐观。
对此,沈丹阳指出,商务部一直都对上述情况高度重视并进行分析。“我们已有两年多在外贸进出口统计时使用人民币来做计价,横纵比较做分析。因为美元和人民币的币值发生不断的变化和波动,特别是美元波动比较多,所以我们在做比较分析时,基于人民币币值进行比较分析更科学和合理一些。”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外贸进出口仍然是负增长。沈丹阳说:“不需要用美元价格来做分析,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外贸的进出口现在仍然不能盲目乐观。”
他强调,目前面临的困难不是短期的,不稳定因素还在增多,今年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当然,从这几个月特别是8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家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政策的实施效果正逐步显现,进出口降幅实际上在持续收窄。
“今后几个月,商务部将继续会同各部门、各地区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精准发力,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努力实现回稳向好的外贸发展目标。”沈丹阳表示。
一如既往支持鼓励外商投资
针对近期多家国外媒体、金融机构及企业发表评论称“中国对外开放停滞、投资环境‘恶化’、对待外企‘不公’、外企在华投资回报已近枯竭”,沈丹阳回应表示,一些比较依赖低成本和优惠政策的外资企业确实遇到了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相对优势逐渐缩小、全球市场需求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减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并非所谓投资环境恶化造成了外资企业经营困难。
沈丹阳表示,去年中国吸收外资增长6.4%,今年前8个月又增长4.5%,中国已连续24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实际利用外资的首位。“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会员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68%的会员企业有扩大在华投资的计划。近期,无论是杭州的G20工商峰会还是厦门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跨国公司参会都积极踊跃,这些都表明了多数国外企业对中国投资的信心。”
事实上,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共取消和下放了618项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36%;去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的条目也减少了一半;上海等地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由最初的190项特别管理措施缩减到现在的122项,而且还将进一步压减;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4部法律修正案,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12部法律法规修订,知识产权法庭设立。以上,都使得在华外资企业近几年面临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比过去更规范、更透明、更公平。
沈丹阳重申,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积极有效吸收外资的方针,保持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外资企业的关切,不断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继续落实关税减让
除此之外,沈丹阳还在当天的记者会上透露,《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已经通过国务院审核同意,并于今年9月3日经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2次会议决定批准。自2016年9月15日起,中方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附表所列的201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首次降税。这些产品对应我国税则中480多个税号,其中大多数产品的进口关税将在未来3年或5年降为零,少量产品的关税将在未来7年降为零。
2015年12月16日,包括我国在内的24个参加方在世贸组织第10届部长级会议期间宣布正式结束《信息技术协定》扩大产品范围谈判,共同发表了宣言,在1996年《信息技术协定》产品范围基础上新增了201项产品。
沈丹阳指出,此次降税就是为了落实世贸组织框架下《信息技术协定》扩大产品范围谈判的成果。据世贸组织统计,有关产品全球贸易额超过1.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10%。
沈丹阳表示,中国是全球信息技术产品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是信息技术产品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方,扩围谈判协议的达成和实施,将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外贸稳定增长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