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4月份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93万吨,1~4月累计为31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7%。中宇资讯分析师徐时楠对记者表示,近几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同比增速近两年虽有所放缓,但该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今年前两个月,3月~4月国内外经济压力相对缓解,外贸环境有所好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需求,明显感觉塑料产业销售阻力在3月到4月开始下降。”徐时楠对记者表示。而国内对塑料制品的总需求主要是受季节影响,徐时楠认为,4月塑料制品的支撑因素主要是来自塑料薄膜、医用塑料、建材、日用品以及汽车产业,从国际塑料制品竞争来看,中国传统塑料制品的市场份额仍比东南亚国家有优势。
从新兴的汽车产业来看,目前我国一辆汽车的平均塑料用量只有20~40公斤,前4个月汽车产量约1000万辆,需要30万吨以上的塑料成品,发达国家的用量为每辆车100~130公斤,因此“以塑代钢”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在全球“以塑代钢”、“以塑代木”、“以塑代石”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产业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材料可能会被塑料代替。就很多基础设施、日用材料而言,对塑料的需求可能更多了。
今年下半年,医用塑料也是主要增长点。徐时楠表示,在我国,医用塑料制品已占总医用制品份额的15%,10年来发展虽突飞猛进,但高新技术领域相对羞涩,起点较低。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去年我国医用塑料产值只占世界医用塑料产值的2%~4%,国内人均消耗目前也只有发达国家的7%。去年《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将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列为医疗领域先进制造的两个方向,足以看出未来15年国家对医疗产业升级的重视。这也对上游企业提出了挑战,但中国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二孩政策”的推行,也为医用塑料市场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场景。
“医用塑料应用将是新兴的领域。”徐时楠表示,塑料有性能优异、价格低廉以及加工成型方便等特点,因此在未来几年,将大量取代传统材料,在医疗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新型的治疗、诊断、预防和保健用塑料制品,需求量非常大。(本报记者 何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