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全球贸易继续萎缩,但中国外贸在逆境中透出回稳向好的势头。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逐季回稳向好,外贸先导指数连续三个月改善,提质增效升级方面也出现积极变化,这一切均显示出外贸底部企稳的迹象。但专家同时指出,当前支撑外贸持续反弹的基础尚不牢固,未来仍需多方努力。
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长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中国外贸差强人意。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9%。其中,出口下降1.6%,进口下降2.3%,贸易顺差扩大0.6%。
虽然总体数据小幅下降,但季度数据却在逐季走稳,透露出我国对外贸易的真实状况。据统计,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下降7.2%、6.3%和8.3%;第二季度,进出口、进口值分别下降0.2%和1.3%,出口值增长0.6%;第三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1%、0.4%和2.1%。这反映出我国外贸底部企稳迹象逐步显现。
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是前三季度外贸运行的一大亮点。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同期,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8%、对美国出口下降1.9%、对东盟出口下降1.9%,三者合计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7%。
稳外贸政策见成效
外贸数据逐季好转得益于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从外部环境看有改善的迹象,出口企业的信心有所增强。
衡量全球贸易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显示,从今年2月初290点的历史低点,到9月底回升到900点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反映全球贸易的外部环境在改善。根据海关对近3000家外贸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三季度内各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分别为36.9、38.7和39.9,逐月提升。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和经理人指数也连续提高,这都表明了出口企业的信心在增强。
从内部看,国家稳外贸政策是促成外贸好转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近三年来,国务院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多管齐下,注重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以及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同时,国内经济运行平稳也为外贸向好奠定了良好基础。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分析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继续保持,国内需求有所回升,带动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有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从去年以来有一定贬值,对外贸出口有所帮助。对此,黄颂平指出,虽然人民币贬值使企业出口从中相对受益,但是会使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相应上升,而且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动及其对进出口影响都将快速正向传导至价值链上的其它经济体,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会弱化。同时,中国外贸进出口中加工贸易仍占较大比重,因此,汇率变化对中国进出口的具体影响较为有限。
出口压力有望减轻
未来中国外贸走势,出口先导指数带给人希望。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起,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到9月份为35.8。海关分析,这表明第四季度出口压力有望减轻。
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9.9,回升1.2;新增出口订单指数40.3,回升1.9;经理人信心指数45.5,回升1。“这些指数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今后几个月的外贸形势,后期贸易数据再度改善的可能性较大。”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支撑外贸持续反弹的基础尚不牢固。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表示,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口主要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和产业传统竞争优势弱化影响,进口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国内进口需求动力减弱影响,要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在今年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巩固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精准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为增长助力,努力在全年实现回稳向好的外贸发展目标。”黄颂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