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将给中韩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据估计,中韩自贸协定预计将有助于两国双边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有研究认为,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对中国GDP增长将贡献1到2个百分点,而韩国GDP将增加2%到3%。届时,中韩之间所形成的将是一个人口高达13.5亿、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
未来10至20年,来自韩国的家用电器、时装、化妆品可能会大量进入中国普通居民家庭,而韩国消费者在本国也可望购买到更加便宜、种类更丰富的中国农产品。
今年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不仅让两国消费者今后可以得到显见的关税实惠,在协定促进各自国内经济增长方面,两国政府也颇有共识。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中韩自贸协定将拉动中国实际GDP增长0.34个百分点,拉动韩国实际GDP增长0.97个百分点。而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预测,中韩FTA生效将使得今后10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0.96个百分点,消费者受惠规模将达146亿美元。
中韩FTA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双赢”。外界分析,作为中国迄今为止签署的层次最高、涉及国别贸易金额最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韩FTA被视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促进中方与其他贸易伙伴签订类似贸易协定。而对经济萎靡不振的韩国而言,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将成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
《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就在双方协议正式签署之际,在华的韩国贸易推广机构动作频频,纷纷向韩国国内企业加强了FTA政策宣传力度。“中韩FTA提升了中韩两国企业共同开发技术,共同投资,加强全球产业价值链等合作的可能性。”一位韩国贸易推广机构人士对此表示。
一个人口达14亿、国内生产总值近12万亿美元的“中韩共同市场”,是否正一步步走来?
九成商品零关税
公开资料显示,中韩自贸协定的概念2004年首次提出,但直到8年之后的2012年5月才启动首轮谈判。2014年11月,双方实质性谈判结束。据了解,两国此前最大的分歧在于货物贸易开放比例及服务贸易市场开放。
在今年6月1日中韩双方正式签署自贸协议的次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最终将有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覆盖自韩国进口额的85%。同时,韩国最终将有92%的产品对中国取消关税,覆盖自中国进口额的91%。”
这一开放比例,在一些专家看来,是双方“折中”的结果。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表示,据他所了解,“中方考虑的因素更多一些。中国和国际经济贴合的程度不如韩国,中方此前要求的程度会更低一些,而韩方要求的开放力度更大。90%的比例应是折中的结果”。
尽管90%的开放比例与美韩自贸协定及韩国、欧盟自贸协定近99%的开放比例有所差距,但和中国此前与他国签订的自贸协定相比,开放层次已属较高。而从单一国别贸易金额看,中韩每年近3000亿美元的贸易额使得中韩自贸协定颇具“分量”。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介绍说,货物贸易方面,中方的重要商品如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对韩国出口成本,而韩国的机械设备、化工、液晶显示等行业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商机。
而在普通消费者层面,据了解,一些产自韩国的家电产品、日用化工品、韩国特色食品、服装、鞋帽等热门产品将更加便宜,比如,美容仪产品的关税将在10年之内从目前的15%逐步降为零。对韩国消费者来说,也将可以用更加优惠的价格买到产于中国的农产品、服装及鞋类产品。比如,目前关税为10%-20%的鱼、冷水虾及虾仁等部分水产品将在5-20年内实现零关税,而菠萝、梨等水果的关税,也将在15-20年内从目前的30%左右降为零。
此外,中韩双方在服务贸易及投资方面,也达成了诸多共识。其中,中国主要解决了韩国在法律、建筑和相关工程、环境、娱乐、体育和其他娱乐、证券6个部门的重要利益关注 。而韩方则主要解决了中国在速递服务和建筑服务的重要利益关注,作出了超过其所有现有自贸协定水平的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中韩自贸协定尽管涵盖了“中方自韩国进口的91%商品”、“韩国自中国进口的92%商品”,仍有部分商品被排除在外。比如大米、牛肉、猪肉、汽车、显示面板等。
韩国《东亚日报》报道评价称,将上述产品排除在外,减少了两国企业的忧虑,也缓解了对各自市场的冲击。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认为,中韩自贸协定之所以“有所保留”,是因为中韩之间产业竞争关系仍比较强,而韩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强大,特别是其农业利益集团和工会势力强大。“如果一开始就将开放目标放得太高,将难以实现,反而可能将所有事情都耽误”。
韩国欲巩固在华优势
中韩自贸协定的最终文件中,将双方认为较为敏感的部分产业排除在外,无疑有助于减少来自各自国内产业界的阻力。实际上,目前的这份协定在韩国国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中韩自贸协定被认为将进一步开启两国贸易、投资的大门。
资料显示,201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274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及出口市场,也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而与此同时,韩国在两国贸易中还维持着巨额顺差,仅2013年顺差就近1000亿美元。
梅新育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韩国而言,从长期来看,中韩自贸协定对韩国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政府所属非盈利贸易促进机构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驻中国贸易馆总务部课长郑震雨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韩国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中韩FTA的签订持欢迎态度,认为这将有助于降低韩国企业在华投资的门槛。
KOTRA是韩国目前最大的海外贸易工作网之一,2000年时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01个韩国贸易馆。其主要业务之一是召集韩国各个领域的出口企业,构成市场开拓团,组团到海外进行业务洽谈。
郑震雨表示,就在中韩FTA签订后,KOTRA在中韩两国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我们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青岛开设了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运营支援中心,为需要帮助的企业提供有关FTA的信息,提供实质性的支援服务。”
郑震雨介绍说,中韩FTA不仅仅局限于商品流通层面,在商贸领域也为两国经济交流提供了多样的合作平台,两国企业将会从各个领域享受到准国民待遇。
而对于韩国企业而言,中韩自贸协定不仅降低了对华投资门槛,也意味着双方企业今后进行技术、资本合作将更加便利。一个显见的好处是在全球产业链方面的合作。
“中国正努力提高制造业水平,发展服务业,而韩国正在寻找中长期经济成长动力而努力。中韩FTA将完善两国经贸合作,推动两国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郑震雨说。
利好中国外贸布局
从表面的数据来看,目前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更强,从中韩FTA中获得的有利条件也更多。韩国《东亚日报》此前报道称,中韩FTA使得韩国打开了14亿人口、约合27万亿人民币的庞大内需市场,在韩国国内经济不振的形势下,增加对华出口将成为重中之重。
尽管中韩FTA将有利于韩国进一步扩大对华出口。不过,在复旦大学韩国朝鲜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看来,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这份协定同样也有利于扩大中国对韩国出口。
石源华表示,“韩国国内也有分析认为中韩FTA更有利于中国,在我看来,这有助于缩小两国间巨大的贸易逆差,使两国贸易更加健康。”
他认为,尽管中韩两国产业存在着竞争,但互补性仍然较强。中韩FTA毫无疑问是双赢。这不仅体现在平衡两国贸易上,对于中国还有着经济战略上的特殊意义。
“中韩FTA签署之后,中日FTA、韩日FTA以及中日韩FTA都会加速。”石源华认为,在更大的目标上,中韩FTA的示范效应,同样也适用于“一带一路”战略中。
“尽管亚太自贸区等大目标已经提出,但距离真正实现还很遥远。目前中国最好还是各个击破,先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自贸协定谈判。而韩国可以成为最好的样板。”石源华进一步解释。
梅新育则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中韩FTA的最大意义体现在它在整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中的地位。
他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归纳为“同心圆式”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是大陆连同港澳台的整个中国;最内缘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自贸区;外缘则是APEC(亚太经合组织)。而未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可能会取代而成为第二圈;亚太自贸区、APEC成为第三圈外缘。
“中韩FTA不仅可以稳定东北亚经济,对于日本方面也会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从而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加快进程。”梅新育补充表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南北两翼,中国与南翼的东盟一体化进程远远快于与北翼的日韩经济一体化,中韩自贸区谈判成功有助于大大缓解中国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南北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