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数据再次印证了资金的持续外流。外汇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4月银行结售汇逆差1062亿元人民币(等值173亿美元),虽然逆差较3月份收窄,但是仍显示跨境资金的外流之势。
跨境资金流动振荡加剧
具体来看,4月银行结汇8876亿元人民币(等值1448亿美元),售汇9938亿元人民币(等值1621亿美元),结售汇逆差1062亿元人民币(等值173亿美元)。
同期,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907亿元人民币,远期售汇签约1329亿元人民币,远期净售汇422亿元人民币。截至本月末,远期累计未到期结汇7112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售汇8166亿元人民币,未到期净售汇1054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今年以来跨境资金一直呈现持续流出态势。2015年1-4月,银行累计结汇34160亿元人民币(等值5568亿美元),累计售汇40841亿元人民币(等值6656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达到6681亿元人民币(等值1088亿美元)。
而这个过程中,跨境资金流动振荡进一步加剧。上证报记者统计,1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82亿美元,2月份扩大至172亿美元,3月份进一步增至660亿美元,4月又回落至173亿美元。
贸易融资去杠杆是主因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中国出现了数额巨大的资本流出,这一趋势与中国企业在外汇市场的交易行为的变化有显著的关系。贸易融资的去杠杆化是企业在外汇市场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
而这种行为在去年就有所体现,2014 年全年,我国境内的外币存贷比下降超过4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企业对于外币资金进行融资的依赖度开始下降。
展望未来,刘利刚认为,中国企业将继续减少他们对于美元融资的依赖,因此中国可能将继续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
此前,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前任司长管涛介绍,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世界经济又处于深度调整之中,美元汇率也在持续走强,受这些因素影响,境内的企业和个人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资产外币化、负债去杠杆化”的财务运作,导致即远期结汇减少、购汇增加。尤其是3月份,在外贸顺差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前述内外部因素叠加,导致了当期跨境资本流出压力脉冲式放大。其中,绝大部分交易都有合法合规的贸易投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