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加快,中国政府将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贸易金融的发展会出现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
首先,我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不断提升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层次与水平,银行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区域和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在跨时区、跨国家、跨币种等维度上的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和担保等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将带动利率汇率风险规避、跨市场投资理财等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
其次,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进一步推进,相关贸易规模和对外投资将进一步提高,将为贸易金融在助推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引领贸易金融发展新方向。2014年全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7.6万亿元,同比增长47%。这意味着与人民币相关的贸易金融服务需求在增加,中资银行可以通过人民币服务获取大量的离岸客户,进一步带动相关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展望未来,贸易金融将依托我国强大的贸易规模和地位,发挥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特点,以“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为契机,开创发展新空间。
第一,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贸易金融服务升级。我国商业银行要扩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规模,促成沿线产业和贸易合作;积极介入标志性合作项目,关注“走出去”企业及其境外交易对手,做好全交易流程的结算、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等服务;与沿线国家金融同业建立全面代理行关系,加强在汇兑、结算、融资等领域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工具和方式,促进服务升级。
第二,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契机,加快相关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加快开发人民币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产品、外汇交易产品与人民币跨境现金管理产品;积极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推出更多的人民币直接交易品种,拓宽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
第三,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实现贸易金融稳健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强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调查和审查;要顺应监管导向,合理设计交易流程,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要重视跟单信用证、保函等传统贸易结算工具的风险缓释功能;要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第四,加强相关环境建设和监管协调,助力贸易金融科学健康发展。从多个方面尝试开展信用环境、政策环境、金融运行环境的建设。如设立多样化的“走出去”风险分散机制,分担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实现本币与外汇政策、银行与非银行业务监管原则的协调;建立贸易违约信息沟通机制,为制定有关标准和优化监管政策提供有益参考等。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银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