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梦洁
全球贸易复苏势头比想象中更加严峻复杂。
日前,世界贸易组织(WTO)宣布,将2015年世界贸易增长预期下调至2.8%。这是WTO对今年全球贸易预期做出的第四次调整。
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显示,本次下调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长率将连续4年低于3%,是金融危机发生前1990年至2008年平均年增长量的一半。
对于下调原因,有观点认为是由于受中国经济放缓影响。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0月20日例行发布会上接受记者提问时回应说,不能说这是由于中国外贸增速下降造成的,或者说不是主要因素。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是降幅比较大的,这跟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是密切相关的。”他说,虽然三季度GDP只有6.9%,但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所以不是说中国的外贸或者中国的经济影响了全球的经济,恰恰可能应该是反过来的。”
发达国家贸易增速预期首次反超
整体而言,全球贸易复苏乏力,但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发达国家贸易增速预期首次反超了发展中国家。
2014年,全球贸易变化趋势显现。同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贸易增速首次持平,都为2.4%,改变了多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和贸易增速都快于发达国家的格局。
这次调整后,发达国家贸易增速或在今年首次反超发展中国家,从而改写多年来的大趋势。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近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举办的论坛上更是一连用两个“警惕”来形容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最新WTO的数字表明,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速在2015年仍旧为2.4%,但是发达国家贸易增速为3.05%。”朱光耀说,“尽管发达国家贸易的增速仍然低于全球经济的增速,但是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速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的增长速度,这值得我们认真地思索。”
调整后,增速变化最大的就是亚洲地区贸易增速。其中,中国出口增长预期从此前的5%降至3.1%;由于中国进口数据二季度环比下降2.2%,中国进口数据预期调降了一半,从之前预测的5.1%降为2.6%。
对于此次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作出的调整,世贸组织表示,主要是考虑到2015年上半年几个主要经济体,其中包括中国、巴西以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进口需求下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全球汇率市场剧烈波动等因素。
朱光耀认为,其中关键因素,就是大宗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下跌。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位居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第二位,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份额的10.3%,仅次于美国12.7%的比重。由于今年上半年,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原油等15类大宗商品累计进口同比下降32%,从而拉低外贸进口12.6个百分点。
而在出口端,沈丹阳亦表示,相对而言,中国出口总体还是表现较好的。前7月,中国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从去年年底的12.4%上升至13%左右。而同期全球出口额为下降10.9%,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分别下降12.9%、5.5%、8.4%。
四季度外贸冲刺难度或加大
WTO再次调整全球贸易增速至2.8%的决定,是在9月30日宣布的,原因是季度贸易增长转为负值,今年前两个季度为平均萎缩0.7%。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在放缓。朱光耀介绍说,今年以来,IMF四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率,从3.8%下调到3.5%,再下调到3.3%,在本次在利马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之前,再度下调到3.1%。
“世界经济面临着严峻复杂的状况,造成我们外部环境应该说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复杂的。”朱光耀说,这也将为仍在努力冲刺四季度的中国进出口带来更多不确定信号。
从上周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来看,尽管中国对美国、欧盟等出口有小幅改善。但清华大学发布的报告则预判,出口企稳仍将有待观察,进口大幅下降恐将持续。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依旧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PMI指数9月以来大部分有所回落,反映全球需求不振,即使美国恢复较好,但难以带动全球贸易包括中国出口的企稳回升。
记者获悉,商务部等部委近日将在全国开展促进稳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督促外贸政策进一步落地。
上述报告认为,我国进口自去年11月开始已连续11个月同比负增长,6月稍有好转的进口状况在8月再次转为两位数负增长;出口状况自今年6月以来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但跌幅已有收窄,四季度能否转正仍有待观察。
而根据海关总署对3000家出口企业的月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下降的企业比例由年初的43.5%,逐月攀升至9月份的55.2%,比重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