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11日在甘肃陇西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在全国进出口外贸下滑的情况下,中医药出口贸易却成为“一枝独秀”,今年1至7月中医药出口增长约10%。
当日,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暨“一带一路”驻华使节中医药行在甘肃陇西县举行。刘张林在会上分析中医药进出口现状,他告诉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医药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年上半年,中医药出口154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依然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中国香港是内地中药出口的第一市场,仅上半年出口额为3.0亿美元。
刘张林介绍,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印尼也是中药出口主要目标市场,而美国是中药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近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中药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占中国中药出口的14.1%,对美出口的中药产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占比达到78.2%。
“一带一路国家都有较好的中医文化基础,对于中医药接受程度较高,这些国家占中医药进出口总额的50%以上”。刘张林分析,全球对中医药的总体需求是增长的,增幅平均每年在5%左右。其中,人参和枸杞是国外最受捧中药材,此外还有党参、当归、地黄、菊花等。
甘肃2014年和2015年中医药进出口额分别增长35%和76%。刘张林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作为中医文化发祥地的甘肃有巨大外贸潜力。他说,甘肃是道地药材种植区,有药材贸易、仓储优势。此外,还有地缘优势,甘肃处在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是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对于中医药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存在的最大障碍,刘张林坦言,一是法规和注册的困难,其次是中医药出口后如何拓展营销渠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