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中国跨境消费年度指数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跨境旅游和跨境电子商务是当前跨境消费的最主要表现形式,而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则成为实现跨境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对此,《报告》建议加快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获悉,《中国跨境消费年度指数报告2014》事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和Visa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跨境消费”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线下跨境消费”,即消费者通过跨境旅游的方式购买国外的服务和商品;二是消费者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专门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来实现,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购买国外的服务和商品。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范志勇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跨境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生活的客观需求和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据统计,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总人数达到9819万人次,出境旅游总支出达到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和26%,远远高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2013年全国通过互联网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达到31%,相当于当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量的12%,跨境电子商务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
范志勇同时指出,跨境消费的迅猛发展也给跨境支付和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如何提高,各个监管部门的沟通如何加强等。
对此,《报告》认为电子支付在跨境消费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人们的跨境消费模式,可以说电子支付是实现跨境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而电子支付的安全性是跨境消费的必要前提。对此,《报告》的建议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参与跨境支付标准建设的国际化进程,一方面要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在跨境支付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在国内进一步发展基于NFC近场距离通信的移动金融支付应用,因为这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并且都是依托符合EMV国际安全标准的芯片卡实现的,兼具了安全和便捷的优点。
《报告》给出的另一条建议就是加快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和少部分四线城市中,在这些地区加快金融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边际收益”可能更高。对此,VISA公司中国业务经理杨文明表示,目前跨境消费的主要贡献是来自二三线城市的居民和初次出境的消费者。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也表示,在青海、西藏等一些地区,由于传统的金融设施建设不很完善,而电子支付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在这些地区加快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的消费。
记者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