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亚丽
随着中韩贸易额的快速上升,韩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逆差伙伴。业内分析认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两国贸易额将进一步扩大。但由于出口结构的不同,两国间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短期内仍将持续。同时,也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产业的发展,逆差局面或将逐步扭转。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韩贸易逆差逐年上升。2008年,中国对韩国出口额为740亿美元,进口额为1122亿美元,逆差额为382亿美元;至2013年,中国对韩出口额为912亿美元,进口额为1831亿美元,逆差额超过了900亿美元。2014年1~4月,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达到280亿美元。
在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呈现顺差的同时,韩国成为中国最大逆差伙伴。业内人士认为,造成中韩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两国贸易结构的不同,逆差扩大的趋势在短期内恐难以得到扭转。
贸易结构不同是根源
分析人士认为,导致中韩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两国不同的出口结构。中国对韩国主要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000061)和纺织产品,而韩国对华出口产品则包括机电、化学、电子等,附加值较高。“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非常多,家电、电子、数码产品、汽车、化工、造船、钢铁等行业都有强大的韩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与这些产品相比,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和纺织品单品价值低。附加值也很低。”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学者指出,中国国内对PX(对二甲苯)项目的反对情绪,也成为造成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PX属于芳烃类石油化工品,广泛用于聚酯的生产,是涤纶、塑料、电子信息产品等的重要原料,其下游产品PET则可以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等材料。
“由于国内各地出现反对PX项目的浪潮,日韩加大了生产和向中国出口的力度。”该学者称。2013年,中国进口初级形状塑料(包括聚乙烯)总额达到490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了44%,成为该观点的有力佐证。
商务部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徐长文提醒,韩国对华出口大幅增长与近年来日本对华出口不景气密切相关。
“2011年中国从日本进口总额与从韩国进口总额有300多亿美元的差距,2012年该数据缩小至91.6亿美元,到2013年,中国从韩国进口额已经"反超"从日本进口额200多亿美元。”徐长文指出。
“不排除韩国对华出口大增受中日贸易冷清的影响,因为韩国和日本的出口结构存在较高的相似度。”白明就此评论道。
短期内逆差难扭转
目前中国对韩国出口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农产品领域。而出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韩国对农产品进口设置了很高的关税和技术壁垒,使得中国农产品进入韩国市场困难重重。
不过,中国农业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即使中韩自贸协定签订之后韩国农产品市场向中国完全开放,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两国贸易不平衡的状况。“韩国总人口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多,农产品总体需求有限。”该人士称。
徐长文告诉国际商报记者,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自贸协定签订后,双方贸易往来将进入新的阶段。两到三年之后中韩贸易可能赶上甚至超过中日贸易水平,使韩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两国贸易逆差很可能会随着贸易额的进一步扩大而扩大。”徐长文预计。
白明认为,长久来看,中韩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不会一直发展下去。“中国的现代化产业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假以时日,我们本土的产品可以对从韩国进口的产品形成替代,甚至开始向韩国大量出口,逆差的局面可能会慢慢扭转。”
不过,白明提醒,看待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还是要“算总账”。“要看到我国外贸的整体形势是顺差,跟具体一两个国家的逆差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来平衡,不要刻意追求与每个国家都顺差。”白明说,“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中国会和更多的贸易伙伴形成"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