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业务正在急剧增加。
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4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达到2.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按半年期算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上半年人民币结算在中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6.4%。全年的结算业务预计将突破4万亿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减轻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开始在贸易中推行使用人民币,以减少贸易结算中对美元的依赖。为此,中国放宽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进行交换的限制,并与英国和韩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以方便各国持有人民币。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世界用于结算的货币当中,截至今年6月人民币所占比重为0.87%,高于2011年6月的0.24%;美元和欧元各占36%;日元不足2.7%。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泰铢等货币,从2012年的排名第16位上升至第11位。
报道称,由于存在着诸多限制,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人民币在国外的流通尚不普及,有人称之为“沉睡中的货币”。人民币影响力的扩大有助于降低汇兑风险,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会更多地受到中国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影响。
6月22日,中国与英国之间签署了人民币与英镑相互融通的货币互换协定。该协定的最主要目的是向英国提供最多2000亿元的人民币,以推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除了英国之外,欧元区为了确保人民币的流动性,也在考虑与中国签署互换协定。法国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安·努瓦耶4月表明了希望将巴黎建成人民币交易中心的意向。
报道指出,中国在2008年率先与韩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接着又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货币互换网,其范围扩展到大洋洲和南美等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从中东和非洲大量进口资源,预计今后这些国家和地区也会加入。
中国计划在2020年使人民币成为像美元和日元那样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