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会让双方互利共赢,搞保护主义则会导致两败俱伤。遗憾的是,欧盟委员会仍然“反其道而行之”,执意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欧盟之所以在贸易问题上执迷于政策保护,根源在于持续下滑的竞争力。
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为11.8%,如果8月6日前无法与中国达成协议,税率将升至47.6%。欧盟这一举措显示其在竞争力下滑的情况下,寄希望于贸易政策的保护,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保护主义只会导致“双输”
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会让双方互利共赢,搞保护主义则会导致两败俱伤,这既是经济学基本原理,在中欧光伏产品贸易纠纷问题上,也是各界的广泛共识。但遗憾的是,欧盟委员会仍然“反其道而行之”,执意要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制裁措施,似乎对其政策后果估计不足。
一方面,欧盟这一政策代价高昂。欧盟保护措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击不言而喻,而对于欧盟而言,负面影响也相当大。高额的反倾销税将抑制中国光伏产业从欧洲进口相关设备、原料、部件等,也将拉高欧洲发展绿色经济的成本,如果再考虑保护政策给双边经贸关系造成的紧张,欧盟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另一方面,欧盟预期能得到收益相当有限。最新的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保护措施,对于提升本国相关产业竞争力和保护就业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2012年,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希望能够“挽救6万个就业机会”。但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这一政策虽然阻挡了来自中国的进口,但其他亚洲国家光伏产品大量涌入,对于美国光伏企业而言,市场竞争压力并没有减轻。对于欧盟而言,其保护政策的结果可能与美国类似。
欧盟必须直面竞争力下滑
欧盟之所以在贸易问题上执迷于政策保护,根源在于持续下滑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一直深受竞争力下滑困扰。为扭转这一趋势,欧盟在2010年颁布的《2020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研发创新投入占GDP的比例平均要达到3%,各成员国也据此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应该说,欧盟对自身竞争力问题的认识还是客观的,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是清楚的,作为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要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优势,只有继续创新,别无它途。
但遗憾的是,欧盟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未能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根据欧盟的数据,对于欧盟27个国家根据《2020战略》定下的目标,只有丹麦和马耳他两个国家达标,“不及格率”高达92.6%。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竞争力的下滑和经济低迷也就不足为怪。目前,欧洲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的“二次衰退”之中,失业率屡创新高,目前已经高达12.2%,青年人失业率更是超过25%,政府压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很难抵制保护主义的诱惑,尽管这一政策是不理性和短视的。
欧盟宜抓住当前的改革机遇
欧盟需要通过改革提升竞争力,而当前欧债危机形势有所缓解,正是给了改革以机遇。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货币发行国竞相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市场“资金泛滥”,同时美国和日本国债收益率低,黄金价格大幅下跌,资金投资渠道有限。相比之下,收益率高的债务国国债由于有欧洲央行为其“托底”,风险降低,进而受到“追捧”,债务国的融资困境大为缓解,欧洲应对危机终于迎来喘息之机。
欧盟不应就债务问题上取得的成果“沾沾自喜”,而是利用当前这一机遇,认真致力于结构性改革,刺激经济活力,推动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如果竞争力上不去,欧盟只能寻求保护主义的庇护,结果造成“双输”,形成恶性循环。中欧光伏产业之争是欧洲竞争力下滑的缩影,给欧洲敲响警钟。未来何去何从,命运掌握在欧盟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