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银行近日发布全球贸易报告,报告显示自从发生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贸易呈现失衡发展,贸易顺差国正向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些国家的国内债券市场(特别是以本币定价的债券市场)也在不断成熟。
巴克莱对全球经常账户的失衡作出了以下详细的描述:
这就是说,自从发生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个明显的特征——排除日本在外的发达经济体的出口/GDP整体比重在2011年达到了新的高点(31.2%),稍微超出了之前在2008年达到的30.6%的高点,同时,新兴经济体的该比重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相对于2005和2006年创下的39.4%高位,去年的比重只有33.1%。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GDP增长远超出它们的出口增长:在2007-2012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的GDP扩张了72%,而出口只扩张了55%(包括以美元计算的商品和服务出口)。相反,对于发达经济体(这里指OECD成员国),出口在这个时期里增长了17%,而GDP只增长了11%。
同时,在金融危机以后,新兴经济体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收缩了5.3个百分点,而它们进口占GDP的比重收缩的幅度就小多了,2011和2012年的比重约为30.1%,相对于2004年33.5%的高点,只收缩了3.5个百分点。这明显反映了,当金融危机在08年四季度和09年一季度席卷全球的时候,新兴经济体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促进了国内需求的增长。因此,在2007-2012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长了62%,虽然仍小幅落后于GDP规模72%的增幅。相反,2007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只增长了15.5%,比16.7%的出口增长还弱,主要因为欧美的公共和私营部门都在去杠杆化。
自从金融和债务危机发生以来,这些相对的贸易状况变化带来的净结果,已经对经常账户的失衡形成严重的压制。这大部分反映在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大幅收窄,同时美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顺差也大幅收窄。比如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6%的高点(2005年为5.9%)跌至2009年的2.7%,而接下来的几年一直保持在接近3%的水平。以占全球GDP份额计算,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比重从2005-2006年的1.6%,下降到过去四年的约0.7%。
同时,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也从2007年10.1%的历史高位,降至去年的1.9%——以占全球GDP份额计算,就是从07年的0.6%下滑至去年的0.3%。对于亚洲的其它新兴经济体,经常账户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也从2004-2009年的0.3%,下降至去年的只有0.1%,同时日本顺差占全球GDP的比重,也从2003-2007年的0.4%,降至2012年的只有0.1%。
实际上,现在主导全球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源头是欧佩克和俄罗斯,2011-12年,它们的顺差占全球GDP比重为0.8%——自2005年以后,该比重在多数年份里一直大概保持在这个水平(取决于能源价格)。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已经快速上升,同时能源价格的稳定很可能在未来会逐步使它们的顺差下降。
现在就能很好理解,危机前大规模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在很多情况下是深思熟虑的政策选择带来的结果。要么是作为压制本币汇率促进出口策略的一部分,要么是为了抵抗金融危机(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仍记忆犹新),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巨大的外汇储备。而其它国家经历大规模贸易顺差,主要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