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国与瑞士签署了《关于结束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至此双方自2010年启动的自贸区谈判基本尘埃落定,中瑞距协定正式签署批准仅一步之遥。鉴于协议排除了一些高档手表,只对部分原产瑞士的表做了减税安排,还设立了10年过渡期等,使中瑞自贸区谈判破题的示范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此举对于中欧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近期,欧盟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就在中欧贸易陷入争端的敏感时刻,中瑞双方自贸区的成形,这为修复中欧经贸关系铺设了缓冲桥梁。而瑞士是地处欧盟中心的非欧盟成员国,欧盟是瑞士最大的经济伙伴,瑞士是欧盟第二大经济伙伴。这样的微妙关系,恰有可能让瑞士成为缓解中欧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而转型期的中国制造业与高端瑞士产业合作,势必会擦出共赢火花,双方均会从互补合作中受益良多。更为关键的是,若单以WTO规则(无严格的原产地规定),依托瑞士的特殊地理优势,中国企业将获得进入欧盟市场的“跳板”,即中国制造经瑞士加工后将更易走进欧盟市场,进而绕过各种贸易壁垒、实现市场突围。可见,此次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取得突破,有助于尽快解决中欧市场经济地位认证问题,尽快促使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有效降低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避免让类似光伏产业悲剧再度在贸易领域上演。
但在对宏观远景以及多边贸易关系畅想的同时,瑞方将对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实施零关税,能否使瑞士表价格下降?遗憾的是,这或许将不会很快到来,即单纯的关税减让并不必然意味着产品终端价格下降。
瑞士名表作为该国的一张“名片”,在贸易协议签订过程中受到区别待遇,未与其他多数商品一道纳入到零关税名单,标榜出了其特殊身份,即限量、限价是国际奢侈品厂商为维护高端市场形象而惯用的营销手段,尤其在忠诚度普遍偏低、品牌文化植入初期的中国大陆市场,价格下行有可能面临高端客户流失的风险。恰因此,以Prada、LV、Gucci、和Burberry等为代表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大陆的定价会比欧美高出至少三分之一。
同时奢侈品在国内的高税费等,牵制了其价格下跌空间。事实上,即便关税降为零,奢侈品价格也不会下降,因增值税、消费税等牵制了价格下跌空间。此前,有网友晒出一款国内售价2700元的瑞士女表,此价格包含了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1元、11%的关税267元,合计1353元的税金已超总售价的一半。可见,关税只是奢侈品国内高售价的部分原因而非全部。
其实,无论海外代购业的兴起还是国内免税店热门商品供不应求,这些现象均表明相对价格优势在奢侈品市场同样奏效,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绝非虚言。实现国人高端商品“门前消费”,除了自由贸易区搭建的关税减让因素外,还需通过自身税费体制改革,以遵循市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