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低迷的外需市场,2012年中国外贸增速要实现10%的目标,已经不太可能。
“今年全年大致为6%。目前全年外贸增速并没有写进报告,因为从1月1日到12月15日,进出口增速为5.7%,但是到了12月20日,增速就为6.4%。”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脱稿作了上述表示。
商务部多位副部长、各省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开发区及驻外的数百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陈德铭在会上说,2012年商务部落实和完善稳定外贸增长的各项政策,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在3.8万亿美元以上,增速在6%左右,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1%左右。
陈德铭说,目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07年的39.6%提高至2012年的55%左右,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万亿元,增长14%左右。同时,预计2012年进出口3.8万亿美元以上,出口占全球份额升至11%左右。此外,全年实际使用外资有望达到1100亿美元,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
陈德铭说,2013年商务部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2013年外需市场仍存变数
不论从哪方面看,明年外需市场的不确定性,并不会比让中国企业倍感煎熬的2012年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今年三季度经济谷底得到确认,那么明年经济会比今年略好。但明年从外部来看比今年复杂,明年欧债危机还会延续,美国财政悬崖肯定会有所作为,但不管如何作为,其力度都不足以抵消6000亿美元带来的影响。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明年的外贸形势不太乐观,主要有三方面的不确定性:首先,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的债务危机解决前景不明朗;其次,美国经济数据恢复能否持续未知;最后,明年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比今年更为严重。不仅是美国、欧盟,我国和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会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明年外贸增速目标如何制定成为各方争论的问题。此前有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明年外贸增速若按照今年目标,有较大完成难度。有相关人士甚至对本报记者表示,2013年外贸增长目标即使是“保八”都有难度。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也认为,2013年进出口增速会略高于今年,甚至有望超过明年GDP增速,但外部情况难言有明显好转,因此,外贸仍难改变低位增长的态势。
魏建国认为,即便如此,明年外贸目标依然不会调整,还会维持在10%。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今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外贸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到明年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我们对新兴市场开拓有所进展,市场多元化取得了成功,中国对非洲、东盟、金砖国家的出口发展趋势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出口增加。
“扩内需”仍需更多手段
扩内需,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路径,也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状况下中国有别于他国的重要增长潜力。
陈德铭指出,2013年商务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增强商务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陈德铭说,2013年,在完善消费促进体系,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方面,需要引导热点消费,倡导绿色循环消费,提升便利消费,保障安全消费。
从相关人士的表态看,服务性消费、网络购物、物流、有机农业等,或成为下一步消费新增长点。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曾在本报撰文认为,按照消费结构变化规律,中国的服务消费将会是今后增长最快的领域。特别是家庭服务、旅游文化、体育保健等服务需求将越来越旺。同时,城镇化过程也将创造出对流通服务业的需求。
业内普遍认为,流通体制改革是扩大内需最重要的突破口。然而,受困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更快地通过投资和出口来提振经济,相较于扩大内需,似乎更为急迫。
本报2012年9月连续数篇报道曾阐释这一两难,对于政策制定和操作者而言,“扩内需”政策是一个艰难的、需要极大智慧的考验。数位接近政策制定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当多的内贸政策落实尚存难度。
所谓实际问题,正是对“保增长”路径的分歧。有意见认为,要改变目前经济下行的状况,以投资和改善出口为主要抓手,见效会更快,而不是促进消费。换言之,以财政补贴,或者免税、退税、贴息之类的手段来促进消费的政策,都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制约。
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在去年国新办举行的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市场供应情况新闻会上的表述,就颇有意味。他指出,扩大消费,国务院非常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但眼前有一些因素,使消费产生了一些趋缓的状况,包括国际需求萎缩、一些工业增速放缓等因素,都影响了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