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业在经历了阶段盘整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记者昨日获悉,根据即将出版的《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蓝皮书》显示,去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至去年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约560家,去年年初的296家增加约264家,增长89.2%;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155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9300亿元增加约6200亿元。其中在租赁业发展较快的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已成为实体产业、外贸企业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走向国际的新途径。
外商租赁企业成为我国租赁业发展生力军
在经过了一段长时期产业盘整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许多企业也寻找到了租赁业务市场新增长点,这些也拉动了注册租赁企业数量、合同余额重新快速增长。其中,外商租赁企业增速最快,这也直接推动了我国与欧美等融资租赁业较为发达区域接轨的步伐。
据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经济学家杨海田介绍,由于商务部去年施行外资融资租赁企业交由地方商务管理部门审批的政策,企业注册时灵活度、便利性均有提升,这直接推动了众多外商租赁企业在华设立分公司。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外商租赁企业约达460家,比上年的210家增加250家,增长达1倍以上。
而在本市,去年外商融资租赁企业增加了44家,累计已达94家,这些企业多数落户在滨海新区;业务总量达65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的200亿元增长了225%。这些海外企业落户,也直接促进了航空国际租赁、工程机械国际租赁、奢侈品国际租赁业务的迅速发展,滨海新区在已成为中国融资租赁业聚集地的基础上,正致力于世界融资租赁聚集地的建设。
优惠政策助力实体产业出口 “一直以来,融资租赁业被誉为连接实体产业、金融业的桥梁,在助力实体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去年以来,随着国家诸多优惠政策在一些租赁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试水,也有效地推动了一些实体产业出口国际。”杨海田表示。
如在去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的通知》后,东疆保税港区试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租赁方式也成为了企业与国际合作的新途径,也进一步促进了本市外贸出口稳定发展。据天津海关初步统计,截至去年底,本市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实现的外贸出口达到18亿美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人、财短缺瓶颈快速突破需要新思路
“去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在取得较快发展、触角不断伸向国际的同时,也必须面临许多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资金和人才短缺的瓶颈。”杨海田表示。
他向记者介绍,比如说在资金方面,随着业务规模拓展,注册资本金增加,许多租赁企业都会为钱所困。去年新区企业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工银租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成为国内金融租赁企业首只获批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这也标志着我国金融租赁企业正式开启向公开资本市场融资通道,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也为解决行业疑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而对于行业发展较快的区域来讲,人才培养也是重中之重。“融资租赁企业是涵盖经济、贸易、财会、法律、管理等综合性非银行金融机构,而人才紧缺,已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杨海田表示,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本市融资租赁人才缺口至少在500人,一些企业因招不到从业人员迟迟不能开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积极推动高等院校融资租赁专业人才培养,从基础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