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再添新注脚。美国在同一天完成了对中国出口产品反补贴税的合法化和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提起诉讼,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擦出新的火花。WTO研究专家认为,尽管两起事件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巧合因素,但都不意外,美国从单纯针对中国出口的某一种产品或行业转而向中国的稀有资源战略和政策层面发起挑战。
美国时间3月13日,奥巴马签署了国会6日通过的关税法修订案,修订后的关税法明确规定美国可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补贴税,使得2006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数十起反补贴调查和征收提供合法化依据。同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称,将联合欧盟和日本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贸易诉讼。
在中国国家副主席访美一个月之际,美国在贸易中的强硬态度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有外媒表示,美国和欧盟加大在与中国日益升级的贸易争端中的赌注,成为双方贸易摩擦的最新迹象。
关于稀土诉讼,根据WTO诉讼机制,中国有10天时间就这一诉讼做出回应,而且必须在60天内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举行谈判。如果不能在这一期限内达成协议,美欧日有权要求WTO成立工作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稀土是17种稀有元素的简称,是从武器到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中国稀土资源占全球总量36.4%,但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
尽管中国官方针对稀土问题做出了回应称,中国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并呼吁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也积极开发稀土资源,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但专家认为,鉴于此前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件已有成功的“探路之举”,此次针对中国稀土出口向WTO发起诉讼对于中国而言前景严峻。
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稀土跟此前原材料案件情况有所区别,中国在打赢这场“战役”方面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一方面,中国在稀土的国内生产方面实行了总量控制政策,对内对外一视同仁,这一点在应诉理由中应该相对此前原材料案件站得住脚,另一方面,中国去年的稀土出口配额并没有用完,表明中国的出口配额政策并没有对国外稀土需求产生限制。”屠新泉表示。
“此外,在环境污染方面,稀土生产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公认的事实,为了更快地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进行总量控制和出口限制也是重要的手段。”屠新泉补充道。
在屠新泉看来,中美之间的摩擦逐渐由原来的单一产品或某个产业转向了对中国稀有资源战略,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就像一场赛跑,跑在第二名的赶超第一名的时候相互之间产生摩擦是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