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煤、炒茶、炒大蒜、炒绿豆……今年,游资似乎又发现了一个新品种———进口葡萄酒。9月24日,中央电视台在采访温州游资转战进口葡萄酒时提到:“中国人在进口葡萄酒时对价格不敏感,不嫌贵,因为他们高价买来,能卖得掉。”
这几年,婺城街头冒出多家葡萄酒庄,市区江南今年就开出近20家。
难道金华游资也在炒作进口葡萄酒?这些动辄三五百元一瓶的进口葡萄酒是谁在消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销量增长迅猛
来自金华海关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通过金华海关入关的葡萄酒总计101.9万升(其中义乌95.3万升),主要来源是欧盟。这几年进口葡萄酒的数量经历了两次飞跃(如图)。这还不算那些通过外地经销商供货及从省内其他海关甚至省外海关进口的葡萄酒。
市区资深酒类批发商张一峰说,市区新开的酒庄主要经销进口葡萄酒,其中很多业主原来不是做酒类生意的。有的是在国外做生意,接触了葡萄酒,回国后干上了这一行。
某业内人士表示,最近新入行的进口葡萄酒商人背景五花八门,做地产的、做建材的、做厨具的、做纺织品的、做化妆品的……“反正觉得这个市场好,又没有硬性门槛,只要有点钱,都跑来做。”
有人分析,现在喝白酒的人的确少了。一方面是因为查酒驾,一方面是为了健康。市区望江饭店销售经理余莉莉说,红酒消费增加确实是趋势,酒店也备了一些进口红酒,现在单位、个人请客大多会开上几瓶进口红酒,价格在200元至300元的消费量较大。
品牌眼花缭乱
在市区江南一家酒庄,有来自8个国家数十种葡萄酒品牌。单各种拗口的名字就让人犯晕。
据了解,进口红酒分两种,一种是原瓶进口,一种是散酒进口到国内灌装。对于后者,可以看它的条形码,6开头的就是国内的。
在超市,也有很多洋品牌的葡萄酒,有着精美的包装盒。然而,一名业内人士说,葡萄酒从国外进来时,包装都是很朴素的:就是一只纸箱,里面装6瓶酒。国外居民从店里买酒时,一般酒瓶外面包一张纸就拎回来了。
但葡萄酒进口到国内后,卖包装成了不良酒商忽悠消费者的招数。本来,进口葡萄酒根本没有盒装的,但中国消费者偏偏喜欢华丽的外包装。
在市区江南一家酒具店里,有各种葡萄酒的相关产品:开瓶器、礼盒套装、酒塞、割刀……
酒具店老板说,他们的厂设在永康,做这个生意已经五六年了,产品基本上卖到山东的葡萄酒厂。记者问,那些注有“法国波尔多”字样的仿红木礼盒也是顾客需要的吗?她点点头。
价格雾里看花
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从近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消费者往往认为,价格贵的就是好的。
不光消费者不懂,一些酒庄业主自己也是外行。前几天,温州一酒庄组织了一次品酒会。把价格从90元至数千元不等的五瓶进口葡萄酒事先用牛皮纸包住瓶身,让8名自称的“资深葡萄酒爱好者”盲品,结果被他们一致认为“酸、可能有点变质”的酒,恰恰是价格最高的小拉菲。8个人里面,有好几个是从制鞋、建材生意转行开酒庄的老板。
在市区江南宾虹路某酒庄,销售人员说,这些标价三五百元的葡萄酒,在国外其实也就卖几英镑,折合人民币几十元钱,是当地百姓的普通日常消费。因为关税及中间商层层转手,价格就上去了。
他说,随着天气变冷,现在红酒生意在稳步上升。他们的客户以单位、公司居多,这些客户买去后,存在酒店或他们这里,请客的时候让他们送过去。私人客户,仅仅为了品尝买这么贵的酒的,几乎没有。
位于江北回溪街的沐瑞酒窖是2009年8月开张的,业主雷先生说,来店内消费的大多是买去请客用的,选择三四百元价位的比较多。
进口葡萄酒会不会成为一种投资新品?商家宣称,稀有的上等精品葡萄酒又被称为液体黄金,它们能像黄金一样保值增值。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酒———罗曼尼康帝,一支价格就要20万元左右。但业内人士说,只有顶级红酒才有较大升值空间,才值得投资。葡萄酒的第一要素是用来饮用和欣赏的。大多数葡萄酒没有陈年潜力,一般须在上市后两三年内饮用。只有占总量0.1%的葡萄酒,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像法国波尔多五大名酒庄之一拉菲酒庄生产的副牌拉菲(又称小拉菲),年份好的价格被炒高了数千元。市区这些酒庄里大多数是普通酒,一两年后依然是这个价格。
富隆酒窖负责人说,现在金华市民对葡萄酒了解并不多,何种酒好何种酒值得收藏,需要一定的知识作支撑,这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
昨晚,巴菲特和盖茨在北京邀请中国的50位富豪参加慈善晚宴,晚宴就在一个叫“拉斐特”的酒庄举行。事实上,三年内身价暴涨近3倍的小拉菲是连巴菲特都觉得很贵的酒,在中国却被一些人经常大杯大杯地干,这说明我们对待财富的观念和我们的酒文化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高价进口葡萄酒是大泡沫上的小泡沫。价格风暴之后,葡萄酒行业能走多远,确实让人担忧。大红袍、普洱茶、翡翠都有类似的教训。希望那些转行到葡萄酒行业的投资者能够更加理性和谨慎,而不要最终酿出的是一杯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