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昨在深举行“维护产业安全培训班”,局长杨益在培训班上表示,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盛行,全球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杨益分析,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发现,就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从而更加重视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并采取种种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导致全球贸易争端日益激烈,纷纷通过货币贬值、提高关税、进口限制、补贴及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据世界银行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
在杨益看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核心是国家干预贸易活动,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能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只能打破互惠互利的利益分配格局,不仅无助于其经济的发展,也无助于其就业的完善。以去年9月美国对我国轮胎实施特保措施为例,这直接导致我国对美国轮胎出口连续5个月下降,给我国轮胎产业造成巨大损害,而美国其实并未从中获益,虽然表面看增加了就业岗位,但实际极大损害了美国消费者的利益。据统计,美国采取轮胎特保措施,每保护一个就业岗位,就将另外损失25个岗位,同时美国消费者每年还要多支出6亿至7亿美元。
在国际贸易保护高发期下,中国该如何面对?杨益认为,中国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受害国,贸易摩擦形势更为严峻。我国出口产品近年来在海外市场连连受挫,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重点。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杨益建议,中国应更加重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产业安全工作;此外要积极开展行业对话,化解贸易摩擦;同时要加强贸易救济与相关政策的协调,强化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预控作用;企业则要善于运作贸易救济措施保护自己,碰到摩擦,要学会积极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