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银行宣布从即日起在中国境内推出卢布对人民币直接汇率项下的卢布现汇业务。当天,随着首笔140万卢布汇款结汇业务的成功办理,中行黑龙江省分行成为境内首家成功推出卢布对人民币直接汇率项下的卢布现汇业务的省级银行。
虽然仅仅是一笔140万卢布的业务,但是此举仍受到业内的关注。对中行而言,此种新业务不仅是其帮助中外客户规避汇率风险,为经办银行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契机;对整个中国金融业甚至国际金融业而言,这也是个标志性事件——中俄贸易结算已经到达真正意义上的本币结算时代。
而此举也被认为是对黑龙江省为代表的中国非公经济的重大利好——对俄贸易中,作为主力军,这些民营企业将受益于本币结算政策而带来的低成本之惠。
据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杨红光介绍,经中国银行总行授权,即日起,将在黑龙江省分行及其辖属46家分支机构开办卢布现汇业务。据了解,与以往依托美元等作为中间货币的做法不同,本次开办的卢布汇款结汇业务以实时、一日多价的形式提供了卢布兑人民币直接汇价,并实现了当日汇划,当日清算。
本币结算一直被看作是国际金融格局重新定位中的一剂良药。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被称为“将促进区域贸易并进一步放松对人民币的束缚,有利于人民币向国际化方向的推进。”而此前,作为价值尺度,人民币结算范围主要在边贸领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已经起步。根据统计,中国边境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率已经高达45%至95%,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透过边境贸易流到境外。
2008年12月,中国与越南、缅甸、俄罗斯、蒙古等八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协议,允许在贸易结算时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在贸易结算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下,直接采用人民币结算将消除美元、当地货币和人民币之间多次换汇的交易成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还提供了美元以外的结算工具,有利于缓解美元储备不足对某些国家造成的压力。
作为中国对俄罗斯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黑龙江省在发挥区位优势、对俄金融合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7年前,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曾获准作为国内首家开办中俄本币结算的试点银行,率先进入本币现汇结算领域,为中俄客商提供更多结算便利。从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全行共办理本币结算折合12亿美元。
据介绍,黑龙江省中行在总行授权下成为境内唯一开办卢布对人民币直接汇率项下的卢布现汇业务的省级分行。该行负责人表示,中国银行在卢布现汇业务成熟后,还将积极拓展卢布业务领域,满足中俄本币结算及未来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需要,促进中俄贸易更快发展。
据称,这意味着人民币与卢布完全“互通互换”在不远的将来有望实现。
但是,来自学界的观点认为,由于本币结算在对俄贸易结算中并未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结算在中俄本币结算乃至对俄贸易结算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中俄本币结算完全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
截至2009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有12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19家商业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中俄双方银行共设代理行账户79个,其中:人民币账户23个,卢布账户21个,美元账户35个,通过代理行账户办理本币结算业务折合24219万美元。
“这些数据表明,本币结算在对俄贸易结算中并未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结算在中俄本币结算乃至对俄贸易结算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与人民币结算在中越贸易乃至中国和东盟贸易中的优势地位相比,人民币结算在中俄贸易中尚无优势可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学会一位理事认为,当前发展本币结算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至少还有几重关口要过”。
据了解,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应政策,但是俄罗斯方面对于中俄本币结算的热情并不很高。根据相关数据,黑龙江省自2003年推行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试点至2008年,通过银行办理的边境地区本币结算业务中,卢布结算量占99.6%。2009年上半年,结算币种中美元约占89%,卢布约占11%,人民币占比微乎其微。本币结算业务呈现出“畸形发展”与“卢布一边倒”的特征。
业内人士认为,要加强本币结算,以中行为代表的我国金融界还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拓展人民币投融资业务,带动人民币结算发展;不断丰富人民币结算及投融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和客户基础;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服务质效。
据了解,中俄本币结算政策的开启,已经受到黑龙江省众多对俄贸易企业的关注,来自黑龙江省总商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表示,正在联系有关单位,积极调研,以争取尽快对相关企业予以辅导和培训。
据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值比上年下降近五成。其中,对俄出口32.7亿美元,自俄进口23.1亿美元;而数据显示,对俄进出口总值八成以上的份额是由黑龙江省内私营企业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