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其中,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1.5%;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5.5%。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的走势会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并最终影响到CPI的走势。尽管5月份CPI同比是近四个月的新高,5月份PPI为连续第九个月正增长,但PPI涨幅连续第三个月放缓,且为今年新低,因此,今年至今PPI同比涨幅下滑和环比涨幅走低的趋势,很可能导致未来CPI同比涨幅趋缓和环比涨幅亦走低的趋势。
CPI与PPI的数据及变化趋势意味着,稳是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基调。特别是从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PPI来看,数据显示,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0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下降,比上月增加6个;在5月份5.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4.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PPI环比与同比的这种变化情况,说明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小的下行压力,导致产品价格环比下降的行业增加、支撑新涨价因素的市场需求面力量有待加强。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综合运用,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企稳进而回暖仍然是当前宏观调控中的重点内容。
CPI与PPI的数据及变化趋势也意味着,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胀压力较小,也不存在通缩风险,所以,物价水平不可能成为现阶段宏观调控政策的关注重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保持下去。以稳增长为先导,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以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来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促进宏观经济在低风险状态下运行。
总体而言,5月份CPI与PPI的这种变化,属于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总态势下合理范围内的波动。虽然表明经济下行压力犹在,但我们也应同时看到,经济向上的动力及其支撑力量正在孕育、正在壮大。
作为经济运行活动重要评价指标和经济变化晴雨表之一的采购经理指数(PIM),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1.2%,与上月持平,高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位于51.0%以上的扩张区间,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这一指标传递出积极的信息:一是市场供需两端持续扩张,二是消费品制造业增速有所加快,三是中小型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四是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为乐观。
再从对外贸易来看,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5月份出口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比预期值高2个百分点;进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比预期值高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2815.52亿元,为连续3月环比回升。5月份进出口增速均超预期,反弹迹象明显,既说明内需逐渐趋旺,也意味着对外贸易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
还有,宏观经济稳中趋好总态势也可从铁路运量来观察。数据显示,国家铁路运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1-5月,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12.03亿吨,同比增长14.70%。其中,5月完成2.41亿吨,同比增长13%。从今年1月起,扭转了铁路运量近5年连续下跌的局面,并开始呈现增长势头,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实体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经济主体活力,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政府性收费的政策措施;并且,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各省级政府对地方涉企政府性收费进行了清理规范。加上此前已确定的减税降费措施约7180亿元,据此合计估算,全年减税降费可达1万亿元以上。如此,既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更重要的是,也为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以稳求进的总态势提供了有力保障。
(张德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