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扬
19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八十二期“经济每月谈”上,多位专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仍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国内经济短期出现温和回升,但下行压力仍较大。建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的八年时间里,世界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世界贸易作为增长引擎,这两年的增速和世界经济持平,甚至低于世界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动力、新旧动力转换,整体动力是趋于减弱趋缓的,但近期经济出现温和回升,但下行压力仍较大。去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工业用电量3月上升较快,一些沿海地区,包括沿江地区的工业恢复较好,对经济增长形成较有力支撑。
诺亚财富研究报告认为,虽然一季度数据有所回暖,但大概率不能构成触底反转。一是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预计到2018-2019年才会真正触底;二是产能与库存过剩意味着第二产业的需求已接近饱和;三是物价水平有所上升;四是经济真正的触底反弹,在数据统计上需要4-6个季度的稳定,目前仅看一季度或者3月份的数据,还不足以形成趋势。
在财政政策上,徐洪才建议,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适当扩大中央财政支出与赤字规模;二是适当扩大公共投资;三是挖掘消费增长潜力;四是落实好社会政策“兜底”要求;五是推进财税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