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根据已经公开的权威信息,“依法治国”将成为此次全会的核心议题。
依法治国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纲领性口号,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此次再次隆重推出,民众虽普遍认为,在当前反腐的大气候下,这有着加强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的浓厚意味,但完整地理解依法治国的全部含义,显然涉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延续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基调,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依法治国原则的全面践行,有利于打造一个规范运行的市场经济,能够廓清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有利于厘清官商关系,有利于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官商生态,这本身就有着反腐的溢出效应。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表明,在以成文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下,如何通过法治建设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始终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求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