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回落至2.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通缩收窄,同比下降1.1%。高盛高华中国区经济学家宋宇与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均认为,6月份CPI通胀率低于市场预期,为政策制定者在短期内专注于稳增长和调结构提供了余地,未来CPI大致平稳,将继续保持2%低端区间;PPI同比增速将进一步反弹,但在未来数月可能仍将处于负值区间。
“虽然对债务和污染等问题的担忧仍是政策放松的制约因素,但至少目前来自通胀方面的制约有所缓解。”宋宇认为,政府截至目前做出的政策放松力度已经较大,如有必要还可以有更多放松措施出台,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将进入“最佳组合”状态,环比经济增速走强、通胀保持温和并有更多改革措施出台。
朱海斌称,6月CPI通胀率同比回落至2.3%,主要归因于基数效应;PPI通缩收窄,同比下降1.1%。央行可能将保持政策利率不变并维持信贷的稳定增长,同时使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资金的稳定并将市场利率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此外,外汇流入下降可能将触发全面降准,起到中性冲销作用。“PPI通缩收窄是好消息,反映了近几个月经济活动正在触底反弹,以及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温和回升,但多个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将继续拖累PPI,从而形成自2000年以来PPI最长通缩期。”
对此,宋宇说,PPI通胀率这一数据序列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一般也更为可靠,加之汇丰PMI等独立编制的指标走强,增长复苏的走势得到了多方面印证,预计PPI同比增速将进一步反弹,但在未来数月可能仍将处于负值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