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国理该对自身经济实力有清醒判断

www.jctrans.com 2014-5-9 16:10:00 上海证券报

导读:判断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既要看基于统计数据而生的整体经济规模与国际相关比较,更要从数据中提取能真正反映国家竞争力的高端价值链成分,检视对全球重要产业的控制力水平,以及关乎全球分工地位与财富获益程度的货币力量工具发育状况。

  判断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既要看基于统计数据而生的整体经济规模与国际相关比较,更要从数据中提取能真正反映国家竞争力的高端价值链成分,检视对全球重要产业的控制力水平,以及关乎全球分工地位与财富获益程度的货币力量工具发育状况。

  章玉贵

  在权威经济信息或者权威经济报告越来越稀缺的今天,世人格外珍视充分的信息、准确的数据以及基于此的实证分析与重要判断。只是这种期盼在真实经济世界越来越难兑现。

  日前,世界银行基于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简称ICP)2005年以来首次更新的数据预测说,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中国有可能在今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笔者看来,这是彻头彻尾的高级别忽悠。所谓PPP,早被证明是一种研究假设,至多是一国居民生活质量参考标准之一,并不能准确衡量一国的真实经济实力。世行以1美元兑3.506元人民币的汇率急剧放大中国经济规模,最多只是一种数字游戏,哪里能用来准确裁量中美经济规模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

  判断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既要看基于统计数据而生的整体经济规模与国际相关比较,更要从经济数据中提取能真正反映国家竞争力的高端价值链成分大小。

  应当说,从时间序列来看,1980年以来,中国以GDP为参照系的经济规模增长态势确实举世难匹。例如,1980年,排名世界前三的经济体为美国、日本和前苏联,经济总量分别为27689亿美元、10870亿美元、9400亿美元,中国的GDP为3015亿美元,不及日本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红利和入世红利的不断释放,中国经济规模连续上台阶。200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进入世界7个万亿美元俱乐部,5年之后的2005年,达到22837亿美元,超过意大利和法国,跃居世界第五;2006年又超过了英国,位列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一年后的2007年,中国超过德国,以45320亿美元经济产出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到了2013年,中国经济规模高达9.3万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日本的两倍,甚至比德英法三国总和还要多,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从30年前不及美国经济总量的11%追赶到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60%。

  不过,简单的数据比较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中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统计数据可人为处理,真实经济实力却不能被人为处理。笔者相信,没有人能保证中国经济统计数据没有被注水。笔者相信,包括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内的专业机构,根本不会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已是日本的两倍,更不会相信德英法三大工业强国的经济总和还不及中国。譬如英国,尽管其2013年的GDP大约只相当于中国的27%,广东、山东和上海三省市的GDP总量就赶得上英国。但上述三省市的负责人敢轻视英国的绝对经济实力么?英国在全球金融、高端制造业、产品定价权乃至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历史积累与现实竞争力,是中国用10年也难以追赶的。德国亦如此,工业实力极其雄厚的德国,在工业技术、工艺制造、资源利用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方面,至少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中国的老师。在德国人看来,当上海和吉林等地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提供的经济产出视作本地创造的GDP,尽管有统计学意义和税收与就业层面的价值,但无法改变德国在汽车领域对中国的战略锁定地位与低成本获取高价值的分工现状。

  就进一步的指标而言,中国去年看起来很强大的经济,真正有意义的部分,估计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而其中完全由国人自己运营且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产业,估计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换句话说,中国去年超过9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中,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产值,最多为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这1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是中国真正可以和美欧日本抗衡的重要资本。其产出来源,主要依靠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的群体性贡献。中国何时能在30个重要产业领域里都有华为呢?

  所以,在经济数据上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还得仔细检视自身对全球重要产业的控制力水平,以及关乎全球分工地位与财富获益程度的货币力量工具发育情况。例如,在衡量一国实体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方面,尽管自2009年以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不过,与高端制造业的龙头老大美国相比,中国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美国高端制造业首先是“血统”纯粹,无论是技术、知识产权还是品牌等,几乎清一色为美国“血统”,而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技术一般源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技术供给率不高,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其次,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一直依托其全球领先的研发基础、金融服务以及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支撑,而这方面恰恰是中国的软肋;至于高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大约是中国的23倍。更为关键的是,在高端制造业的存量领域,美国企业构筑的“高边疆”是中国同行在相当长时间内都难以逾越的壁垒。仅仅一个波音公司,2013年营收为866亿美元,其商用飞机订单价值为4410亿美元。而拥有200家企事业单位、21家上市公司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只有500亿美元。差距还不仅于此,中航500亿美元的产值中真正能够占据国际高端价值链部分的寥寥无几。足见被国人寄予厚望的中国商飞,要在民用干线飞机领域比肩波音,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至于关乎财富获益程度的货币力量工具的发育,中国要赶上美国,更是说易行难。即便按照最乐观的预测,人民币在实现贸易项目下的跨境流动、资本项目下的跨境流动以及离岸金融中心的人民币流动之后,迟早要嵌入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和大宗商品交易体系中,进而成为美元的主要竞争对手,没有15年是不可能实现的。何况如今人民币已被美国锁定为美元在国际竞争中的“高价值目标”,避免重蹈日元覆辙是中国未来格外需要警惕的风险。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