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让全球并购规模下降,却成全了中国的海外并购,5年间只有中国的全球化步伐在加快。据世界经济论坛与Strategy&(原博斯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佳实践:应对运营挑战》(下简称《报告》)统计,目前共计有1.6万家中国投资主体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2.2万家海外企业。
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从2010年的全球第五攀升至全球第三,紧随美国、日本其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前。若以2008-2012五年复合增长率来看,中国雄踞全球化增长头把交椅。
不过,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外资投资国依然遥遥领先,2012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额为3290亿美元,中国则为880亿美元,两者之间仍有近4倍之差距。
2008—2012年间中国海外投资增长最快的领域集中在制造、矿产和批发零售领域,其中制造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最高。
2008-2012年五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中650亿美元流向亚洲,这占了中国全部海外投资的50%以上,家门口始终是中国企业最关注的投资目的地。不过若以投资增长速度来论,五年来,北美和欧洲这样的发达地区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心头爱。
欧洲经济已然回暖,中国企业对欧洲投资进一步趋于利好。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对欧洲的并购交易总额已达到85亿美元。来自商务部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直接投资增速达到29%。
法国诺欧商学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张海晏教授将中国在欧洲的投资主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中投和外管局为首的主权财富基金。他们主要投资于欧洲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如港口,机场,供电、供水系统。区域选择方面,主要集中在南欧和西欧国家。投资占比一般不超过10%。此类多属于转移外汇风险,替代以往单纯依靠投资美国国债的投资行为。
第二类中国公司的投资目标集中在德国或荷兰等地的机械制造类企业。中国公司在国内采取价格竞争策略,依靠前几年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积累了资本和规模生产的技术。目前通过收购方式,获取核心技术,以增加在国内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第三类是逐步进入欧洲食品行业的中国企业。由于中国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他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需求不断增加。欧洲在食品领域的技术和品牌全球领先,因此中国企业开始积极收购欧洲食品企业。此举也使得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有了一个明显的转向:从传统加工制造行业转为中国内需消费品行业。中国对欧洲一些奢侈品及服务品牌的收购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非洲是国家战略,同时非洲也是一块欠发达的投资处女地,看起来非洲有理由成为中国投资炙手可热之地,然而《报告》的数字显示,中国针对非洲的投资在这五年间止步在3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更是惨淡的-18%。
最后,《报告》发现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远大理想和切实行动并不能保证带来实际的业务增长,执行力才是海外胜出的真正王道,更具体而言则体现在文化、管控、流程、人才所反映出的企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