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进入改革、结构重组和再平衡的新阶段,其经济亦进入稳定增长的“新常态”。 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印证了这种观点:4月的投资、消费、工业增速比上月略有所下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7%,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比3月的12.2%增速有所下降;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1070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这是自2001年12月以来的投资累计最低增速。从实体经济表现来看,企业生产仍然偏弱,这在此前的PMI数据和大宗商品价格数据上已经有所表现。另外,工业数据中的4月份全社会发电量为4250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4%。增速创下10个月新低,也显现工业需求在“微刺激”举措下还未打开。
“新常态”是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最先由美国太平洋(601099,股吧)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得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呈现出“新常态”——经过30余年接近10%的平均增长,目前正转向结构性减速时期。
有学者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归纳这样几点:经济增速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但与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化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变化,比如,服务业比重或超过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领导层显然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某种意义上说,国家领导人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表述,意味着中国容忍经济放缓的态度有了基础,调结构的思路再次得到确认。
不可否认,“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除了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中国财政收支失衡扩大趋势也可能已经形成。
在笔者看来,化解“新常态”下的这些难题,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特效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只有从中长期的改革切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才能将中国经济带出泥潭。正如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所言,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合理回归,也是结构再平衡的结果。中国不会采取短期大规模刺激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而是通过放松管制、推进税制改革、深化服务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和社保体制改革等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速、质量和可持续性。而对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近期也表示,货币政策将保持定力,短期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总之,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换挡期”,而要在新的适度增长区间寻找新的平衡点,改变惯有的高速增长心态,真正接受中速增长“新常态”,必然会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某种程度上说,我国这一轮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将意味着某些产业(如房地产)过去数年经历的市场繁荣将会一去不返,而逐渐演变为一种利润常态、增长常态的行业;同时,一些新兴的行业也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但这种转型是复杂的经济系统转型,必然伴随着微观市场主体的死死生生。那种指望通过宏观放松,不同行业一窝蜂获得爆发式机会的想法,是完全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