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翠莲
在市场的期待中,国新办如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虽然一季度的增长速度略有回落,但总体上仍在合理区间。”而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下行压力下,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可圈可点
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原因有三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实际上并不出乎市场预料。此前,瑞银证券(UBS)在上海举行的全球市场展望及投资策略会上,瑞银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策略师高挺就对记者表示,今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经济增长预计为7.5%或稍低。“一季度GDP实现7.5%有挑战性。”
盛来运给出了经济增速回落的详细解释:一是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二是我们国家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三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
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今年以来,美国遭遇“严冬”,拖累了本国的经济增长。新兴经济体今年受一些金融等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比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调低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调低了0.1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调低0.2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比预期的要差,从外部环境来讲,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我们的出口,所以一季度外贸的数据也让人们感受到出口增速不如预期。
盛来运说,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就像人们所说的是爬坡过坎,所以现在正处在一种关键时期。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当汽车爬坡的时候把速度换到一个低档,速度慢一点,汽车开起来更稳而且更有劲。”
目前的经济增速也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盛来运说,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也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这些方面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一些地方宁愿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追求绿色发展、追求可持续发展,这是值得鼓励的。”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盛来运表示,增长速度是否滑出目标区间或者是说经济是否仍在合理区间,除了看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看就业和收入,稳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保就业,保就业的目的是为了保民生。“从就业、收入这些方面的指标来看,一季度情况还是总体不错的。”
盛来运表示,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300万,比去年同期继续增加。国家统计局调查失业率的数据总体是稳定的。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一季度外出打工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同比增加了288万人,增长1.7%。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一季度的就业形势是稳中向好的。
“由于就业形势不错,所以居民的收入形势也不错,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是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是7.2%,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与此同时,物价总体比较稳定,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3%,总体上是温和可控的。”盛来运表示。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和中国经济师周浩对记者表示,“尽管第一季度增长放缓,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3月份已回稳。例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1-2月份的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升12.2%,高于1-2月份的11.8%。此外,港口的吞吐量数据,以及我们近期的实地考察的数据均显示,中国的贸易下跌已经见底,未来的增长将比目前的海关数据所显示的要强劲。”
“我们维持之前的预期,预料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2%。第二季度经济可能反弹至7.5%,但在下半年将放缓至7.0%-7.2%。环比来看,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中国经济按季将分别增长1.8%,2.0%和2.0%。”刘利刚和周浩说。
大华银行经济财政研究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中国经济正在进行去杆杠化且缺少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在2014年下半年经济势头和情绪改善之前,2014年第二季度很可能延续类似的下行压力。虽然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预期,但我们仍维持2014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7.3%(2013年为7.7%)的预期,同时预期第二季度增速为7.3%左右(我们此前预期的是7.2%)。”
经济数据折射调结构成效
一直以来,市场有一种担忧情绪笼罩中国经济。那么,今年经济形势到底怎样。
有一个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那就是用电量。
国家能源局4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至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而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更是达到45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一季度,除北京外,全国其他省份均实现了用电量同比正增长。
分产业看,1至3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7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0%;第二产业用电量9133亿千瓦时,增长5.3%;第三产业用电量1633亿千瓦时,增长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848亿千瓦时,增长6.0%。
用电量增速被认为是反映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而一季度的用电量数据恰恰显示了我国整体经济仍在合理运行区间。中国钢铁现货网(GTXH)相关人士表示,3月用电回升加快,说明经济在好转。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放慢,特别是一些高耗能产业发展明显受到遏制,说明淘汰过剩产能市场化努力出现了进展。下一阶段,随着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等加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力度加大,经济将会进一步释放动力,预计全年经济仍将在7.5%左右。
国家电网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的用电增速要快于工业用电增速,这恰恰说明了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推进之中。”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9.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毋庸置疑,用电量传递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信息。今年一季度,尽管我国外贸出口和进口呈现同比下降态势,但一季度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却普遍增加,一季度总体进口物量指数为104,意味着总体进口数量增加4%,表明尽管国内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没有明显减少,进口需求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圈,从3月下旬开始,18种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在连续多月下跌后出现反弹,其中塑料价格率先走出谷底。塑料是大宗产品的风向标,山东卓创资讯首席分析师崔科增表示,“塑料一边连着上游的矿产资源能源,另一边则连着日用消费品,如汽车零部件、建材、家电等,塑
料价格率先触底反弹,说明我国制造业有回暖
迹象。”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3.1,比上月高2.0点。其中,满意指数为97.4,预期指数为107.0,均比上月高2.0点。
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人们对未来收入状况的预期。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从2014年1、2月份来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回升。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消费者购物意愿一直增强。以信息消费为例,今年前2个月,东中西部地区3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净增1132.7万户、824.7万户860.6万户,我国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98.2%。潘建成表示,这些与老百姓收入提高、社会保障完善都有关系。“中国经济的优化还表现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强。在工业增长速度下滑的背后,服务业更多地在发挥对增长的贡献。中国经济转型正在悄然发生。”潘建成表示。
总之,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3月份铁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日均发电量等多项经济先行指标出现回升,这些数据也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会有所改善。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放缓警惕“三个风险”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就在一季度GDP数据发布的前一天,央行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和《2014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0万亿元。当季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3.8%,同比高9.1个百分点。3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3.7%。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新增贷款均为历史次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长盛松成就此表示,最近十多年来,社会融资规模季度数超过5.5万亿元和月度数超过2万亿元是不多见的。这表明当前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
而在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3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0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4735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5.60万亿元,也较去年同期少5612亿元。“不论从月度还是季度数据来看,社会融资活动放缓的现象都十分明显。”
“高息融资部门需求降低、投资方风险偏好下降是导致新增社会融资下降的重要原因。”连平表示,欧美经济好转、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被打破,外币贷款同比少增;委托贷款扩张放缓、尤其是信托贷款延续明显放缓趋势都是重要的负面影响因素;银行承兑汇票的供需同比明显少增也显示企业融资需求不旺。
与此同时,今年存款下降依然明显。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67万亿元,同比少增5576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72万亿元,同比少增1.39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1.4%,较2月末下降1.1个百分点,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分别低2.4和4.2个百分点。
对此,连平认为,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形成我国银行业全行业季度存款明显下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推动下,我国金融市场在市场连通性和多层次市场建设中都取得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资本通过市场化自由流动正在逐步实现完善利率曲线的政策目标。与此同时,连平表示,当前有必要警惕经济运行中的“通缩”、资本外逃和债务违约三个风险。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通缩的迹象:一是物价的下行压力加大。二是货币供应量增速在持续放缓。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仍有下行压力。而一旦通缩趋势形成,必将进一步拖累投资和消费。
关于资本外逃风险,连平分析道,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贬值、贸易逆差、外汇占款大幅下降现象接连出现,实际上这些现象相互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逻辑关系;表明在增长下行趋势下,已出现资本短期出逃的迹象。“如果下一步增长继续趋势下行,相信资本出逃的现象会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会承受更大的贬值压力,从而会对房地产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而关于债务违约风险,连平认为,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加大,未来在基建、房地产以及采矿等行业仍可能出现信托、债券和信贷等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任其蔓延,金融市场会因此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随着债务违约事件的频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将导致资金供需双方更加谨慎,这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上行,从而给实体经济带来进一步的紧缩效应。”
稳健货币政策或由“偏紧”变为“略松”
关于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经济仍会在合理区间,不必要出台刺激政策。
申银万国宏观研究部首席分析师李慧勇对记者表示,“尽管政府工作报告说今年实施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经济疲弱,实际上实施的是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理由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M2目标并未下调;尽管银行间利率有波动,但总体上低于去年底。根据2012年降息和降准的经验,如果要降准和降息,需要的条件包括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利率大幅度上行,CPI涨幅回落,经济增长持续回落。基于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现在降准和降息似乎都很难看到。”
不过,刘利刚和周浩认为,“目前中国较高的利率水平一直限制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央行可能暂时搁置降低存款准备金,而将继续频繁的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此来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我们认为,如果第二季度后经济增长依然较弱,中国在第三季度则很有可能将降准50个基点。”
“货币政策不会明显放松,从当前经济下行环境判断,二季度M2增速跌破12%是大概率事件,同时GDP增速可能回落至7%左右。”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认为,“即便如此,只要就业人口没有大幅下降,这样的经济数据应该仍在政府容忍的下限之内,调结构是否需要转换稳增长,还会观察一段时间。”
连平则表示,从核心经济金融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总体稳健运行,但略现疲弱迹象。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当前调控重点在于平衡深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他认为,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央行将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还可能推出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
同时,连平表示,为实现去杠杆、降风险、稳增长的综合政策目标,并维护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正常有序,央行货币政策的实质性取向正由去年下半年的“稳健偏紧”转变为“稳健略松”。此外,为缓释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央行将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和其他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方向和力度。“为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应对外汇占款下降的外部因素,并保持流动性供需及市场利率稳定,不排除近期央行小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不过,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日前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显示,本周已由上周的净投放转为净回笼,而且28天正回购占比提升,锁定期限再度延长,没有显示出货币政策特别放松的意图。”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率为7.4%,虽然低于全年增长7.5%的目标水平,但比此前人们普遍预期的7.3%要好,还是有“稳增长”的必要。由于目前“调结构”是大局,而短期强刺激措施和“调结构”的要求是相悖的,故现阶段我国不可能再像前几年那样采取强刺激措施,不能再为增长而增长。
王尧基认为,3月社会融资总量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新增贷款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现状表明,在盈利预期不乐观且贷款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贷款的有效需求不旺。由于“调结构”的需要,短期内通过大幅放松货币政策来降低企业贷款成本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货币政策方面还是有必要及早采取一些预调微调措施来配合“稳增长”举措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