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经纬
做经济学研究,不仅需要模型和检验,还需要视野和逻辑,不仅需要前瞻的眼光,也还需要厚重的历史的意识。
闻名国际经济学界的邹至庄教授,在这方面可谓经济学家们的表率。邹教授年近九旬,依然笔耕不辍,而且视野广阔,善于从历史传统中思考当代中国经济。《中国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即是邹教授近年来见诸报端的部分文章合集。
邹教授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计量经济学方面以“邹氏检验”闻名经济学界,他还提出动态经济学的谱分析方法和最有控制方法。
但邹教授显然并不局限在计量经济学范畴,更不局限在书斋。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邹教授就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改革问题,是最早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海外学者之一。
尤其近些年来,邹教授的兴趣多在思考广义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法,这也正是本书的由来。
邹教授在本书开篇就谈到历史传统与当代中国经济,一口气提出八个问题。譬如1978年经济改革前后的经济发展规划有没有其历史渊源?比如说和修筑长城、开凿大运河有没有联系?
邹教授认为,基于历史视角思考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当今的中国经济。这样的视角贯穿了书中的“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等篇章。
邹教授在分析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经济模式时鲜明指出,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因而采用的经济模式乃至发展的轨迹也就自然会有差异。
邹教授不仅善于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研究中国当代经济的逻辑,还很善于从象牙塔中走出。一般而言,一个好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并不见得就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议。
邹教授在书中也举了一些有意思的案例,如1997年到1999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派了代表去考察东南亚,他们向好几个国家提议要紧缩,认为政府支出方面要小心,但恰恰相反,那时候需要的还是多放一些资金,一些国家因为这些经济学家的意见被搞垮了。
而邹教授在1985年应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要求,成功估算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并在2002年~2010年间再次成功预测。当然,邹教授强调,成功预测通胀是因为这样的经济现象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的,且中国1978年以来预测通胀其中的参数并没有发生变化。
邹教授还强调,即便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建议,其推进的时机也非常重要,错过了时机再去推动一项改革,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推得太早,条件还不成熟,可能就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