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宁
中国经济似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前的“阵痛”:经济增速环比下行,股市指数大幅下跌,更令人忧虑的是去年末以来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下降。总体上看,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和孕育,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转型“阵痛”亦不可避免,关键是如何应对。
虽然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总体止住下滑势头,与上年持平维持在7.7%,但“阵痛”迹象已初步显露。一是实际GDP季度环比下行,2013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增速较上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至1.8%,今年一季度环比继续下行概率较大;二是沪深股市指数跌幅明显,其中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全年跌幅分别为7.1%和10.7%,今年初至3月14日分别进一步下跌了5.3%和10.9%;三是预示工业生产前景的制造业PMI在2013年10月冲至51.4短期峰值后,连续三个月下跌至50.2,而汇丰银行公布的PMI数据更是在今年前两个月维持在荣枯分界线之下,加之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持续负增长,中国经济“收缩之痛”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经济的阵痛,一方面是多年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积累之后,生产方式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经济的必然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决策层适应历史发展趋势、主动推行改革措施的结果。
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相对过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等问题的冲击。其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以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基础,人口红利特别是廉价的劳动力为过去三十五年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如今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弱化,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明显收窄,企业利润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过去的增长方式面临的瓶颈日益明显。其二,过去GDP考核指挥棒下各地“大干快上”,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风电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峻,市场供需矛盾正逐步转化为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其三,地方政府债务虽然目前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诸多隐忧,尤其是各级政府在债务发行、偿还等方面权责划分不清,可能将对我国政府性债务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其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虽然是近年来政策层极力倡导的主题之一,但剧烈波动的资金价格也在不断发出金融资金“空转”的警示。
上述“阵痛”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简单依靠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以政府推动扩大投资生产已不能有效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在金融领域,政府性债务的隐形担保、政府对市场利率的干预正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阻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力量不断壮大,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能过剩企业的冲击将更趋明显,地方债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为适应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需要,改革已是必然的趋势。当然,政策层主动推行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更多的“阵痛”。例如,为应对过剩产能而采取的削减财政补贴、增税等措施,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为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整顿融资平台,可能导致更多风险暴露,乃至出现个别违约事件;为应对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而进行货币供应量控制、倒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资金的措施,也曾一度将个别金融机构逼到流动性危机的悬崖边上;甚至推动人民币汇改、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也让出口企业面临价格竞争力下降、汇率风险上升等问题。
面对诸多“阵痛”,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希望改革步伐放缓、力度放松的声音。他们认为,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加大经济金融面临的风险,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其理由看似充分,实则忽视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五年的“孕育”之后,走向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已不可避免。为缓解阵痛而放缓甚至阻碍转型的步伐,是违背经济规律之举。只有顺势而为,适应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主动改革,在“阵痛”中站稳脚跟、坚持下来,才能赢得胜利。同时,努力肃贪治腐,将公职人员的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以利于整合民心,持续有效推进改革,实现中国经济顺利转型进入鲜活的“发展第二季”。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