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思立
在7月份实施“微刺激”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顶住了增长趋势下行压力,呈现出复苏的情况。李克强总理11月22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时也指出,中国经济度过了艰难的时刻,出现稳中向好局面。
从宏观指标而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数据基本延续了经济复苏态势,同时,一些行业数据亦反映了中国经济向好概况。
其一,连续疲软的煤炭价格出现回升,尤其是国内动力煤市场表现良好,现货市场需求相对旺盛。11月22日的数据显示,在动力煤集散地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的动力煤报价580—590元/吨,每吨较前一日上涨10元。秦皇岛港口库存继续下降,跌破500万吨至490.73万吨,较前一日减少14.41万吨,再次跌破500万吨的年度低点。煤炭价格和需求回升有冬季取暖的拉动因素,但此次价量上抬基本可以判断为经济形势好转带来的实质性回升。
其二,煤炭价格微升,尤其是动力煤价格上涨,其背后反映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情况。中电联统计显示,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延续7月份以来快速增长趋势。下半年以来全国水电发电量连续4个月同比负增长,大部分水电大省出现负增长,为火力发电留出了市场空间,10月份全国火电发电量增速仍然超过10%。
其三,10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2亿吨,同比增加1378万吨,增长7.4%;其中电煤1.34亿吨,同比增长6.2%。前10月累计发运煤炭19.1亿吨,同比增加3959万吨,增长2.1%;其中电煤13.3亿吨,同比增长0.4%。煤炭一向是铁路的大宗运输货物,煤炭发运量增长对扭转铁路货运量负增长可谓功不可没。
作为“克强指数”的重要指标,铁路货运量和用电量的向好,说明宏观经济层面总体趋好,而且制造业的用电量数据同步印证了以上判断。
中电联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不过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全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76.9亿千瓦时/天,比上月减少3.4亿千瓦时/天,是今年4月份以来最低的一个月。
笔者认为,总体乐观的判断应无分歧,但以为经济形势就此大抵无虞也不客观。
如果分地区看,今年前10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的省份有14个,其中增速高于10%的省份为:新疆(31.9%)、安徽(12.7%)、重庆(12.6%)、青海(12.6%)和云南(11.0%)。高载能行业很多集中在这些省份,至少折射出一些西部省份增长方式仍沿袭既有的经济模式,结构转型说易行难。
就全国而言,10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增速比9月提高0.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3%;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2.7%。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2.0%;建材行业用电量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9%;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3.3%;有色金属冶炼行业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5%。
高载能行业大多在产能过剩行业范畴,详细列举以上四大高载能行业的用电情况,大体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任务艰巨,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应该看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将进一步加快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和问题。笔者以为,改革实施在短期内可能带来经济波动甚至是阵痛,但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对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是最大利好和动力,有利于经济走上可持续的轨道。